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对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再认识

白居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白居易是中唐诗人,一生共创作了近三千首诗,分为杂律诗、闲适诗、感伤诗、讽喻诗四类。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白居易的一些认识,欢迎大家阅读!

对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再认识

  白居易他不但是个多产的作家,还提出了一套诗歌理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国势衰微,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并加剧,白居易总结了陈子昂、杜甫等人关于诗歌的进步理论,结合时代的需要,把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及社会作用阐述得很明确。他认为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积极反映社会生活和政治状况,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明确诗歌创作的目的应是“补察时政”与“泄导人情”,语言力求浅显易懂。白居易富有战斗性的诗歌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历来都为学界所关注,文学界对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创作褒贬不一,评价忽左忽右。

  早在与白居易同时期的作品中,刘禹锡就在《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中这样评价:“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世人方内欲相寻,行尽四维无处觅。”肯定了白诗语言的自然流畅,不过分雕饰。吴融在《贯休禅月集序》中评论道:“厥后白乐天讽谏五十篇,亦一时之奇逸极言。昔张为作诗图五层,以白氏为广德大化教主,不错矣。”对白居易“颂美讽刺之道”表示赞扬,从思想旨向和表现形式上对其进行了肯定。

  晚唐杜牧与以上两者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他在《唐故平庐军节度便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中说:“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吾无位,不得用法以治之。”指责白居易在创作上流于柔艳,易引人邪思。同样,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也言:“抑又其次,元白力劲而气羼,乃都市豪估耳。”认为白诗平浅,缺乏力道,没有气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aijiyi/25782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