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边城》与《百年孤独》的水原型比较(5)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笔者以为,形成《百年孤独》神秘感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重复、循环与轮回的时空,另一个就是水。淫雨、河水、灰雾,这些大自然的浸淫不绝的惩罚,就是上帝对布恩迪亚氏的报复,它们一股脑儿地倾泻在马孔多,所造成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始终笼罩在人们心头。《百年孤独》的故事從水写起,恐怕不是偶然的。“那时的马贡多是一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用泥巴和芦苇盖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条河边。清澈的河水急急地流过,河心那些光滑、洁白的巨石,宛若史前动物留下的巨大的蛋。”而《圣经》讲述创世故事也是從水开始的:“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马孔多人從未见识过的冰块,连绵的阴雨,暴涨的河水,阴沉的雾霾,这一切都给人以混沌初开、荒古化蒙的回溯感,仿佛回到了史前社会,又好像洪水浩劫之后的几近死寂的世界,这正是《圣经》中的大洪水神话原型所带来的感受,它也是马孔多人停滞的生活现状的艺术写照。

  与《百年孤独》的神秘性不同,《边城》充满了牧歌情调和田园气氛,这一点,杨义、刘洪涛等人已作过较为深人的论述。进一步看,这种田园牧歌氛围主要是通过对水意象和水原型的艺术描写营造出来的。水是司空见惯的,但当它进入《边城》的艺术世界时,就获得了独特的文化意义。茶峒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他们的生命力因为水而显得分外鲜活和强旺,每逢茶峒河的龙泉水涨起,或者是赛龙舟的盛大节日,边城人都会充分表现自己的勇敢,淋漓尽致地宣泄过剩的生命力。

  不过,应当看到,在这样一幅牧歌图景里,隐伏着悲剧性的因素。有人认为,“從原型批评的角度看,《边城》等于为读者再造了一个关于水的原型情境。读者阅读作品时,等于被置身于远古祖先曾经面对的那个特殊情境,水原型于是在瞬间复活了”。從原型情境中复活的既是水又是生命,远古祖先的血脉流淌了千百年,而今又在边城人身上焕发出新的生机。茶峒人与古人在此时此地混同于一样的人,他们比古人并没有走出多远,历史在这里停止了!这正是翠翠们、傩送们身上的悲剧因素。朱光潜说,《边城》“表现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的那一段沉忧和隐痛”,杨义认为,《边城》“是一出愁绪飘渺的情爱悲剧,然而在这些人性皆善、性自天然的人群中,辨不清社会的制度和文明的梗阻。它充满着原始人类阴差阳错的神秘感和命运感……它在生命形态的悲剧中发掘的不是残酷而是优美”。边城人由水而感悟到生命的律动,不料想却同样因为水而禁锢了自己。茶峒的水无法让他们的生命澎湃起来,却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骚动,一边听任残酷命运的摆布,一边吟唱神秘、哀伤而又优美的挽歌。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3037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