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沈从文《边城》的深层叙述结构(4)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自由与规约

  叙述人对翠翠父母双双殉情之事件,总体上采用“约叙”的方法,叙述很简略,但震撼人心。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自由与规约的矛盾。追求爱情自由是翠翠父母行动的重要动力,但自由不是绝对的,受有形的或无形的规约的限制,这就产生矛盾冲突。

  唱歌、对歌是茶峒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方式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所谓车路与马路中的马路,为社会所认可。对歌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心愿和要求,又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直接交流和了解对方的思想和意愿。对歌以艺术性的声音,带有浪漫、温情的色彩。翠翠的父亲是茶峒的军人,会唱歌的屯戍兵士。祖父对翠翠讲故事:“翠翠的父亲,便是当地唱歌的第一手,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这些事也说到了。翠翠母亲如何爱唱歌,且如何同父亲未认识以前在白日里对歌,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都说到了。”但,乐极生悲,翠翠的母亲怀孕了,没有与憨厚的爸爸商量就私定终身,但老船夫知道这事后,宽宏大量,没有责备的字眼。问题在于翠翠的父亲有违军规,想与恋人向下游逃走,私奔,远走他乡,但这又“违背军人的责任”,成了逃兵。老船夫的女儿也不想抛下孤独的父亲出走,不愿违背伦理的责任。伦理的责任是一种道德规范,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受众人指责,违者会羞愧难当。这些规约是社会的历史的规约。

  屯戍士兵追求爱情自由与军人责任与荣誉的规约发生矛盾。老船夫的女儿又不愿离开孤独的父亲,不愿违伦理。屯戍士兵经过一番考虑后,“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把爱情自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老船夫的女儿也追求爱情自由,但没有马上自杀,既怜父亲,又关心腹中的孩子,这是做女儿和做母亲的责任。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如果老船夫的女儿与那个屯戍士兵生活在法律规定婚姻自由的文明的社会就不会出现悲剧。他们惨死地殉情可看做是社会的悲剧。但这种社会悲剧,与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同,与鲁迅的《伤逝》也不同,他带有湘西民族的特点,这是善良人们在有形与无形的社会规约下的无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傅修延•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2]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3]沈从文•边城•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7469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