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蝶恋花·春景》的认知诗学分析

蝶恋花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蝶恋花·春景》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人自身深沉的慨叹。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了《蝶恋花·春景》的认知诗学分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春景》的认知诗学分析

  摘 要:《蝶恋花・春景》是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鲜有的一首兼有清旷与婉约之风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本文运用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蝶恋花・春景》的创作过程及解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首词的图形和背景是一个不断形成和变化的动态过程,具体表现为图形由具体到抽象、由远及近的变化过程。图形背景的交替凸显,揭示了人生虽有坎坷与磨难,仍应保持乐观向上和旷达心态这一鲜明的主题。

  关键词: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 主题

  一、引言

  苏轼的《蝶恋花・春景》上片写暮春自然之景,下片写自然背景中的人事,自然春意与人事春情相结合,优美地表现出在流走跃动的春之气息中,惜春少年微妙的恋情之萌动及转瞬便迷失的惆怅。这首词兼有清旷与婉约之风,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诗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图形”是指认知或感知中较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背景”相对于图形来说,是图形的环境,是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是认知或感知中的参照点。当我们观看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场上凸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例如,“一只雄鹰飞过天空”,雄鹰是图形,天空是背景,反之则不成立。图形背景的选择和分离不是任意的,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遵循“普雷格朗茨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图形一般指具有完型特征的、小的、易动的或运动的物体,即更容易被感知的物体,而背景则通常不具有完形特征且体积较大、边界区分不明显、细节模糊的物体,即不易被感知的物体。总之,图形相对于背景显得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图形更容易被鉴别和记住,更容易被与释义、感觉和审美等认知活动挂钩。{1}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ielianhua/28368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