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杜牧与李商隐(2)

杜牧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首先,就其人来说,作为文人的李商隐也许比杜牧生活得更纯粹、更审美,不做“金龟婿”,冷眼看红尘,淡泊功名,清静处世。他博学强记,好读书翻典,时人送其外号“獭祭鱼”。他的作品更多见的、写得更漂亮的还是个人述怀诗与情爱诗,比如他两首著名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雨,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同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当然,他也有一些反映现实的作品,25岁时写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中有“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之句(此诗稍有史诗之味,虽波澜曲折不及杜甫,可涵盖面更广),《北齐》中有“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之句,《隋宫》中有“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之句;他曾经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如26岁时写的、为王安石称赞过的《安定城楼》中写道:“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并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感叹:“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不过,随着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望,关怀现实的篇章大大减少,他更多的还是忧郁感伤、颓唐自放:“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这一片转眼就要消失的夕阳,不仅象征着他个人的沉沦迟暮,也象征着大唐帝国的奄奄一息。还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等,表现的是一种暗淡低沉的末世哀音。作为文人,这样的人生观、世界观也许无可非议;但是,相对而言,他毕竟要比杜牧脱离社会、逃避生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mu/30719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