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郭沫若《天狗》全诗鉴赏(2)

郭沫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文学史家看来,中国现代文学就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的文学,因此,追求现代性*便构成了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创作中的基本的价值诉求和表达策略。所谓现代性*,一般是指一种强烈的现代时间意识,一种关于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心理征候与生命情状的描摹,它强调现在与过去的非延续性*、断裂感,也强调现代世界中个体生命对于理性*、自由与权力的占有和支配,“现代性*的开始引来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社会形式,而这一形式又在现代文化的多样性*中得以呈现。现代性*本质上是动态的,使人们能够控制自然,能积极地改变社会生活,能通过民主政治和平地管理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据史料记载,郭沫若是在1913年离开祖国来到日本的。在“四书五经”滋养下成长起来的郭沫若,此时心中积攒的只是对于农业文明、对于古老中国文化传统的丰富体认,头脑中拥有的也只是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宇宙时空观。到了日本后,他得以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与代表现代化新潮的西方科学与文化产生亲密的接触与频繁的对话,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歌德,学习惠特曼,学习哥白尼,也学习达尔文,学习斯宾诺莎,在西方科学思想与文化观念的不断冲击下,他的生命观、世界观与宇宙时空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极度膨胀的自我形象逐步在心灵空间壮大起来,这形象使诗人感到精力充盈、活力无限,感到不可遏止的兴奋和紧张,以至于随时将要爆裂开来。这个每时每刻都在热烈灼烧着诗人情绪与神经的形象,最后被诗人命名为 ——“天狗”。

  《天狗》一诗总共有四节,第一节以“吞”为关键词,展示的是一条 “天狗”吸纳世界万物的生命特性*。你看这天狗,它把日也吞了,把月也吞了,把一切的星球也吞了,甚至把全宇宙也吞了,在吞下这一切之后,它终于化为了自己,“我便是我了”。这“天狗”是谁?其实就是郭沫若本人,他在日本这块土地上,饱餐世界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珍馐,把歌德来“吞”了,把尼采来“吞”了,把哥白尼、达尔文来“吞”了,把斯宾诺莎也“吞”了,他形成了一个思想丰富、主体意识浓烈的现代人。这“天狗”又不止是郭沫若一个人,他包括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所有寻求救国真理、追求现代知识与文化的中华儿女,他是梁启超、王国维、鲁迅、周作人、胡适、徐志摩、闻一多……中国现代的思想与文化,不就是由这一群 “天狗”合力铸就而成的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omoruo/2830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