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季羡林《糖史》介绍(3)

季羡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梁文道:季羡林先生晚年最重要的一部研究,最重要的一个作品就是《糖史》。写了两卷30多万字,为什么要为糖去写历史呢?而且他写的不是一个关于糖好不好吃、怎么做,什么年代的人怎么吃糖,不是研究这个。而研究糖跟它有关的各种文化演变跟交流的现象,为什么研究这个,研究这个有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季先生就说他一开始注意到糖这个东西,是看到了这一个现象,什么现象,我们看一下以下这几种不同的欧洲语文。

  你就算不懂这些语文,你光看现在显示给你的这些字,你都会发现一个事实,什么事实呢?就是非常明显的这几种欧洲语文,它们写糖的时候,都是来自一个共同的源头的。他们都很像,肯定是来自于一个共同的源头,那个源头是什么呢,就是古典梵文的萨卡拉(音)。

  萨卡拉(音)这个东西就是糖,也就是说从这个字,它的演变,我们就能够了解到,这是季先生做学问,这种历史语言学里面很重要的方法。就从这个语言看的出来欧洲的这些糖,恐怕最早是由印度传过去,或用印度的方法,印度人教会的,或者他们跟印度人学的。

  那么因此可见,今天欧洲人吃的这种甘蔗做的糖,它其实是来自印度的,但是又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什么现象呢?就是今天在印度这个地方,印度文里面,糖叫做cini。这个cini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的。

  那么如果这么看的话,我们能不能够说,欧洲的糖是印度去的,而印度人最早吃的糖是中国传过去的。你如果这么简单的把它这么想起来,你就太幼稚了。

  真正的问题在哪儿,我们要先了解到,糖这个东西,在中国以前我们讲蔗糖这回事,要先讲甘蔗是哪儿种的。那么季先生就认为甘蔗这个东西,恐怕不是中国原产的。为什么呢?在中国最早关于甘蔗这个东西的描述的时候,他出现过好几个不同的名字,有的时候叫竹蔗,有的是叫笃蔗有的是叫甘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xianlin/3510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