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季羡林《糖史》介绍(4)

季羡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这种现象反应出来什么呢,就是甘蔗看起来应该是对一个东西的翻译的名字,才会出现几种又叫竹蔗又叫笃蔗又叫甘蔗。可见甘蔗有可能是一个外来的事情。那么也就是说中国人懂得用甘蔗做糖,说不定也很有可能是从印度学回来的,当然中国也会自己做,但是问题是在做的过程里面,后来找到证据,在这30多万字里面,季先生罗列了很多证据证明我们怎么样受到印度的影响。

  比如说,他说唐太宗的年代,有个官叫王玄策,奉唐太宗的命令去向印度学一种做糖的方法,那么我们不只跟印度学,甚至还跟巴比伦学,这是马可波罗游记说当年的忽必烈汗,曾经那个时代,朝廷上有几个从巴比伦来的人,精通炼糖术,送到中国这个地方,教本地人用木材的灰来精炼白糖。

  这个巴比伦根据考证其实是埃及,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做糖,又学过印度,又学过埃及的方法。那么最早的印度做糖很有名,后来埃及也做的很有名,我们都学过。但是问题是到了后来呢,情况就变了,我们中国人自己学做糖,就学的非常好了,自己做糖做的很厉害。

  本来我们一开始讲印度的那种糖,蔗糖,萨卡瓦(音)它的质地很纯净,颜色很白亮,萨卡瓦(音)原来的意思就是砂。只有到了公元500年才有了糖的意思,可见我们这点的确是受到印度的影响。

  但是这个糖真正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知道的这种白色的砂糖,纯度那么高的砂糖,却是中国人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偶然的发现了,用黄泥水的方法,来淋上去,再来炼制糖才做成这么纯、这么白、这么干净的砂糖。这时候我们中国呢,就返过来变成当时举世,最重要的,技术最先进的制糖大国。

  然后这些糖到明朝末年的时候,又开始在泉州这一代,又贸易回印度去了,那么在印度一开始出现,我们中国人的糖就在孟加拉这些地方,所以在这些地方就把我们来自中国的白色砂糖,或者他们后来学到的我们这种做糖的方法,做出来的糖就叫做cini。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xianlin/3510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