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2)

兰亭集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兰亭是怎么来的?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guì稽jī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 , 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四、《兰亭集序》又怎么来的?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xì)。东晋永

  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 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 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为“天下第一行书”。

  五、字词强化:

  癸(ɡuǐ)丑 会稽(kuài jī) 修 禊 (xì) 湍(tuān)流

  流觞(shānɡ) 管 弦(xián) 悟(wù) 言 万 殊(shū)

  嗟(jiē) 悼 彭殇(shānɡ) 形 骸(hái) 感慨系(xì)之

  游目骋(chěnɡ)怀

  六、课文研读:

  第二教时

  (三)第三段所议论的中心问题是———。死生亦大矣。

  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觉。

  (四)本段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哪个?

  痛惜??? 痛苦? ?? 痛心? ?? 悲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

  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

  作者从不同处世形态的共性—“情怀”出发,抒发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就是保全性命。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人生短促,即使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短暂。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八、主 旨:这篇书序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强调了生死问题,批判了庄子把死生等同起来的虚无主义观点,表明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九、这篇课文中,哪几个字可以显示作者情感的变化?

  乐(相聚之乐 )、痛(死生之痛) 、悲(今昔之悲)

  乐:兰亭盛会 痛:人生感慨 悲:作序目的

  本文的感情基调:表面:沉郁、悲凉(寄情山水) 内心:执着(反思生命)

  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一篇奇文传世: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两种人生态度:一死生齐彭觞 死生亦大矣

  三种不同心境:乐---痛---悲

  四种表达方式:叙事 写景 抒情 议论

  十、文言知识点归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antingjixu/36667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