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古今天下绝唱之《离骚》讲评(11)

离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十四段,叙述自己按照灵修的占卜出门远游,不怕路程遥远,但一回顾故乡就不愿意行走,突出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结: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糜以为粻zhang.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吾道乎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扬云霓之腌蔼兮,鸣玉鸾之啾啾。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凰翼其成旗兮,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软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愉乐。陟陞皇之赫戏兮,忽临睨乎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绻局顾而不行。

  灵氛告诉我占卜很吉利,选择吉日我将出行。折取琼枝用作美味食品,选取玉屑作为粮食。替我驾上飞车,用美玉和象牙作为车饰。志趣不同的人怎么能够共处,我将自动离开楚国到远地方去。我将转向昆仑山行走,路程很远我将上下周游。把云霓作为旌旗,使阳光变暗,用玉雕成鸾鸟形的车铃。早晨从天津出发,晚上到了西方的尽头。凤凰张开翅膀托举云霞之旗在高空上下飞行,整齐而有节奏。忽然我行走在沙漠之间,沿着赤水缓缓而行。指挥蛟龙作为桥梁驾在赤水的渡口,命令西方之神少嗥氏渡我过去。路程很远,非常艰难,传令众车先过,从小路上超越到前面等待我,取道不周山向左转,以到达西海为目的地。聚集我的千辆车子,保持同一速度并驾齐驱。驾车的八条龙曲身前行,云彩的旗帜随风飘动。(委蛇,通逶迤,此指随风飘动的旗帜。)控制心情,定下心来,思绪高飞遥远。演奏《九歌》《韶》乐,借此机会以愉悦取乐。初升的太阳光明照耀,忽然居高临下地旁视故乡。车夫和马儿都怀念故乡,绻曲回顾而不愿行走。

  第十五段,最后诗人愤激地表述,国内没有政见相同的人,自己只能像殷代的贤人彭咸一样投水而死。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结语说:算了吧!国中无贤人没有谁了解我,又何必怀念故国呢?既然没有理想的政治,我将跟从彭咸和他相处。

  第三部分小结:

  以上为第三部分,借灵氛、巫咸的劝屈原远行,申述楚国统治者颠倒黑白,不可挽救,在“行”和“留”的矛盾中,充分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以身殉国的精神。

  《离骚》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一首最长的诗,共375句,2377字,是一篇浪漫主义杰作。《离骚》的思想内容是很丰富的,充分表现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和反传统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人。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楚宣王3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21年),楚王同姓贵族,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学识丰富,具有远大政治理想,主张任用贤能,修明法度,抵抗秦国侵略。曾辅佐怀王图议国事,处理内政,应对诸侯,甚得信任。后被同僚上官大夫所谗,被怀王疏远。顷襄王时,更因令尹子兰之忌,被流放到江南。最后因鉴于国家日益混乱,为秦国侵凌,迫近危亡,悲愤忧郁,自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骚体”诗的创始者,作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强烈地反映了他的进步的政治理想,坚决与黑暗现实抗争的性格和热爱祖国的精神。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奇妙的比喻,想像丰富,文辞绚烂,是古代积极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西汉时,刘向辑集屈原、宋玉及汉代东方朔、淮南小山等人的作品为《楚辞》,东汉王逸为作章句。以屈原为首的楚国诗人开创了“楚辞”的诗体。

  《楚辞》是指兴起于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所创作的诗歌样式,它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是继《诗经》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宋黄伯思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是《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它与《诗经》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从创作方法看,《诗经》开创了诗歌史上以写实为主的创作传统;《楚辞》作者想像丰富,长于抒情,开创了诗歌史上浪漫主义的传统。从表现手法看,《诗经》多用比兴的手法,《楚辞》除继承《诗经》的比兴手法外,还进一步把比兴发展为象征的手法。从句式和篇章结构看,《楚辞》扩展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形成了以六七言句式为主,参差自由的新句式,大大增强了句式的表现力。特别是大都以“兮”字或“些”字作语气词,因而成为楚辞体的重要标志。《诗经》为合乐的需要,篇下分章,篇幅一般较为短小;《楚辞》除《九歌》可能合乐外,其余大都“不歌而诵”,无合乐要求,且结构一般较宏大,特别是出现了像《离骚》这样的宏篇巨制,可以充分表现作者回环曲折的感情。从作者和作品风格看,《诗经》特别是其中的《国风》大都为集体创作的民歌,虽经文人加工,但仍保留了民歌的风貌,风格朴素自然;《楚辞》则多为文人创作,且在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像屈原这样伟大杰出的诗人,其作品铺张夸饰,讲求辞藻华丽,形成一种“弘博丽雅”的风格。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楚辞》的代表作,它的卓越之处就在于写出了屈原坚持革新的政治主张,而这种主张由于“党人”势力的阻挠破坏而没有得到实现,屈原在这种恶势力的摧残打击下,“九死不悔”,奋斗终身。在过去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各个时代的革新派,有许多都是遭到失败,革新派总是备受打击,或者惨遭杀害,或者屈辱终身。然而完整地反映这类重大的政治斗争和表现革新派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杰作,当首推《离骚》。《离骚》之可贵,还在于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反动的贵族统治集团,批判了楚怀王在斗争中的摇摆不定和最后完全站到了“党人”势力一边。屈原的批判是犀利的,深刻的。

  屈原的思想有他的局限性,如作品里表现的忠君思想,以及没有完全摆脱某些传统思想的束缚等。历来的封建文人和资产阶级学者极力利用这些来对屈原的《离骚》等作品进行歪曲,抹杀作品中对传统思想的批判精神,这是十分错误的。

  屈原的富有幻想的浪漫主义创作,使得作品的斗争精神和批判精神得到很好的表现。《离骚》可以说是当时较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高度结合的作品。

  在屈原当时很多的士人都是朝秦暮楚,没有一定的政治主张,也没有一定的立场,只要谁用他,他就为谁服务,苏秦、张仪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苏秦原来是主张由秦国来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的,由于秦孝公不用,他才转而宣扬合纵,主张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按照屈原的才能当然在他们这些人之上,如果屈原也像苏秦、张仪一样,朝秦暮楚,当然是可以得到别的国家的重用的,但屈原却坚守楚国而不动摇,尽管楚国放逐了他,他也不到别的国家去,为别的国家服务,这就是屈原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无人可以企及的。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几千年来为人民所学习,所歌颂。

  《离骚》全篇以芳草喻贤人,以茅草喻小人,以美女喻君主。并借灵氛与巫咸的劝词,说明楚国统治者颠倒黑白,不可挽救的事实。这种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贯穿于字里行间,使人读后受到极大的启发,并牢记于心久久不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sao/3832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