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琵琶行》:“瑟瑟”还是“索索”(2)

琵琶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

  白集原本的“索索”是何时遭改动的呢?据我们的考察,北宋以至南宋初年,“索索”改为“瑟瑟”的可能性恐怕比较小。出现“瑟”字异文大概是什么时候呢?

  经查,南宋刊刻古书所收《琵琶行》,如祝穆《方舆胜览》《事文类聚》续集、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尚且不误,而《全芳备祖》前集已经误作“瑟瑟”。值得注意的是,《全芳备祖》刊刻于宝祐年间,卷端题“江淮肥遁愚一子陈景沂编辑,建安祝穆订正”,可见最晚在宋理宗宝祐时坊间已并存作“索索”和“瑟瑟”的白集本子,对《琵琶行》首句的改动也当在此以前。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南宋时期,福建建安(建阳)一带为当时坊刻中心。刘晓南《宋代闽音考》曾考察宋代闽方音,认为此时“入声韵尾趋同,突破了《切韵》-p、-t、-k三分的局面,不同韵尾间入声字亦大量相押”。他还举出南宋中期建安人袁说友诗中“鹤葛”相押,认为南宋中期“-t、-k尾有混同的倾向”。可见,至少在宋理宗时,这一地区“客”和“瑟”两字入声韵尾应当已经趋于混同,且主元音相近,而“瑟瑟”本就和“索索”同义。因此我怀疑,可能是由于方音变化,加之坊本刊刻的随意性,才导致对白集的改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pipaxing/2935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