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沁园春·长沙》教案(3)

沁园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这首词以“长沙”为题,不妨看成一篇记游之作,那么作者是如何记游的呢?

  (二)、教师范读前三句——“起句”:

  1、问:作者在这里向我们交代了此游的哪些情况?

  答:时间:深秋;

  地点:橘子洲头;

  游者:独。

  2、教师点拨:词的语句多倒装。学生调整语序,说出大意。

  (三)、教读中间七句——铺叙

  1、学生默读这七句,并想象作者描绘的图景,以简笔画的形式将其画出来。

  2、具体分析:

  a、从观察角度上看,这几句有何不同?

  学生齐答;教师板书,明确:

  作者写景时,由远及近,自上而下,由分到总,既有空间顺序,又有逻辑顺

  序,绘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立体图。

  b、精当的用词:这七句中作者对数目、色彩、动静都有精当的描绘,指出作者用词精当之处。

  学生指出后,师生共同分析“万、百、红、碧、击、翔”等词的精当之处,如:

  “红”与“碧”:一个热情奔放,一个明净可爱,对比鲜明;

  “击”:飞鹰雄姿,矫健有力,更觉天空秋高气爽;

  “翔”:游鱼从容,轻快自如,更显江水清澈见底。

  c、教师小结铺叙部分写法:对比映衬,点面结合。

  d、通过对本段所写秋景和古人笔下秋景不同情调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比较:古人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景描写,萧瑟惨淡,情调悲凉低沉。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则生机盎然。

  小结:“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秋景,实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的体现。  (四)、教读最后三句——“煞尾”

  1、指名说出大意:

  面对广阔的宇宙,作者深深思索,向苍茫的大地发问,这一切升沉究竟由谁主宰呢?

  2、教师小结:

  这是作者由观览景物进入理性的思考,是“独立”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满怀革命理想,充满必胜信念的革命家向旧社会,旧秩序的挑战!

  (七)借助课后练习,转入对下阕的赏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nyuanchun/33315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