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旅夜书怀》阅读练习附答案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阅读练习附答案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

  【问题】

  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

  5.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6.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这首诗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8.本诗首联和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9.尾联中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10.颔联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11.岂应说的是诗人真实的想法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2.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答案示例: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

  (答出一点即可。)

  3.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4.细草、微风、危樯、星垂、月涌

  5.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抱负,但长期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6.借景抒情(比喻),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

  7.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首联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漂泊无依的凄冷之情。

  星空低垂,愈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颔联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氛围。作者用阔大之景反衬出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达出凄苦之情。

  8.意象:首联细草、微风、危樯、独舟渺小脆弱;颔联星、平野、月、大江雄浑浩大。艺术效果:产生强烈的反差与对比,使人更加感觉危樯、独舟的渺小脆弱,意在表现独舟上的诗人更加渺小孤苦。

  9.沙鸥是诗人自喻,诗人的化身。这只孤独地在高大天地之间自由来去的鸟儿身上,寄托着诗人漂泊无着的失意感、落拓感,也体现着诗人初离官场远走高飞的自在感、解脱感。

  10.以乐景衬哀情,用宏大广阔之景来反衬内心的孤寂。

  11.作者想通过报国立业而著名,却因写诗而著名;辞官不是因为老病,而是因为被排挤。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因政治失意而悲愤的情感。

  12.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条孤舟竖着搞搞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滚如涌。这是一幅宏阔非凡孤寂凄清的旅夜图(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

  13.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凄清之情和漂泊无依的身世之悲。(反衬)

【《旅夜书怀》阅读练习附答案】相关文章:

1.高中课外阅读练习附答案

2.《阿福》高中阅读练习附答案

3.《旅宿》阅读练习附答案

4.《公民社会》阅读练习附答案

5.学问的气象阅读练习附答案

6.《读山》阅读练习附答案

7.《故乡》阅读练习附答案

8.《钱若水传》阅读练习附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8122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