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周汝昌百家讲坛唐诗宋词鉴赏(3)

唐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我们讲一讲,找一个名篇串一串,我觉得那个好办,有些词有些字有些典故,那个今天的注释本,《辞海》、《辞源》,你去可以一查就知道,那个是已经定型了的,固定了的,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死了的,知识给你搁在那儿,就这个你一查就明白,我们今天不是讲那个,我们这个宝贵的时间,讲一讲活的东西,使得诸位头脑思想,活跃起来、动起来。我希望我今天能起这么一点作用,是否能做到,那是我自己的愿望、奢望,可能是做不到,好,我的前一部分主要是,这么一个讲法。

  那么今天我看来听的学生非常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我一直就希望,到我们这个殿堂来听的,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对你们来说是最好的,为什么呢,从小享受像周先生这样,多师国宝级的专家学者,给我们讲怎么样鉴赏唐宋诗词,非常难得,你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得不到的,作为我来说呢,我也代表文学馆,欢迎学生们自己到,我们这个殿堂,来享受沐浴精神洗礼,我想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除了它的武器库里,有多少导弹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看,我们有多少文坛的巨匠,有多少的文化宝藏,好在我们的民族是幸运的,我们有唐诗宋词,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享受周老先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向周先生表示感谢,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迎新春打折送大礼,是商家的促销手段,那么文学馆是将免费的、义务的、公益的文化大餐,文化厚礼奉献给朋友们。今天我们请来了,著名的红学专家资深的学者周汝昌先生,今天周先生将带给我们题为《唐宋诗词欣赏》的演讲,那么我们大家鼓掌欢迎。

  这个真正的诗人,看我们天地万物他有独特的感受。这个月亮在寒空当中高悬,特别明亮、青光,那个境界,诗人一看想起很多事情来,古今咏月的诗,那就多得很了,就拿这个来证明,我们中华民族看见月亮,有它自己的审美感和艺术联想,人人皆知的大家都管它叫神话了。说月中有广寒宫殿、有嫦娥、有桂树、有玉兔这些东西共同构成一幅很美丽的图画,传说善射的古代那个后羿,他的妻子偷了不死之药,吃了就长生了,吃了这个药她就一直奔到月亮里边去,就变成了嫦娥,由此引出无数的诗词来,那是诗人。这个民族看月亮,会引出这么一大篇文章来,这本身就是说明中华民族,它本身就是诗人的气质。为什么别的地方,别的民族看着这个月亮,引不出同样的美丽的神话来呢?这原因何在呢?说到这儿,我就想起若干年以前,报上我看见一段消息,说苏联的科学家,正在考虑把月亮炸掉,为什么要把月亮炸掉,因为地球自转的这个轴心斜着,是月亮吸引力造成的,你这个地球这么一转呢,四季就出来了,四季是由那个地轴的斜度这个常识。他说的完全对,他说四季太麻烦,咱们老得换衣服,你瞧瞧,你要把月亮炸掉,地球会没有斜度,一年没有四季分别,四季如春。然后,如果需要夜间照明,另造一个人造的月亮。并且消息报道还说,现在人类的科技的能力,完全可以把月亮炸掉,就是那个爆炸力,我看完了这个消息以后,我就跟我刚才说的,中华民族看到月亮以后的,两种不同的(感受)。

  一个诗人和科学家,看万物的感受和想法,那个巨大不同,你想想是不是这样,这个例子很典型。恰巧我看到这篇文章以后,我写了一个小文,我发表我的感想,我说将来炸掉月亮,完全我相信有能力,过了若干世纪以后,大家看到这个咏月亮的,好诗好文好境界就想了,哎呀,这个要是个真月亮多好啊,也造了,造出来是假月亮,这个假月亮永远也发生不了那个境界了,你也不会想起广寒宫殿和美丽的嫦娥来是吧?这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点是什么,所以唐诗宋词不是个别的,几个诗人的事情,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事情,也就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事情。这是我今天又一个重点,要强调的一点,这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还可以围绕着月亮说,比如说你看李义山、玉溪生、李商隐,他有两句名作,大家也都知道,他看到这个月亮,他想的是什么,他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他说,他替嫦娥想,哎呀,这个嫦娥大概现在后悔,偷了不死之药,她跑到月亮里面去多寂寞,碧海无边无涯,青天无边无涯,上下一个颜色,还是夜里,永恒的千千万万年的,这个心的境界那是嫦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看见月亮那个心里面。月亮一个境界,它心里一个境界,两个境界拼合在一起,产生这样的美好的句子。

  你说我今天的世界社会,跟那李商隐十万八千里,我没有这个思想感情,好我完全承认,但是,那您鉴赏唐诗宋词,您鉴赏什么呢,这个问题不就很大了吗,是吧,你学诗,您自己要写,您不一定写嫦娥,也不一定写“青天碧海夜夜心”,您给嫦娥又有一个新的想象体会,您创造出更新的咏月的篇,这才是伟大,我是说这个,但是您如果撇开古人的我们历史传统,您没有那个母体,您就产生一个新婴儿,我请问这个新婴儿姓什么,这个话说来说去,可就有意思了,怎么有意思,这真是都可以通联,我刚才举孟子,说你要诵其诗读其书,一定要知人论世,西方有一种论调,说文学作品是私生子,没有父母,我体会这个主张者,他用意可能是很好的,很博大的,他是说,一个真正有价值意义的文学创作,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不是属于某一个人,所以你不必问它,张三是作者,李四是作者,那个不就小了吗,不就是个人了吗,我体会他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但是我们中华的古人不这么想,跟他正针锋相对,要知其人要论其世,不知其人,这个东西无情无味。我认为它是浮在半空的,没有根论世,为什么他有这样的想法和感情,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或者诗词,这个是我们的常识,我们看文学史,首先要写它的时代背景,这个在我们不成问题,这还是继承孟子的知人论世。但是我们能接受这个私生子,这个论调吗?那么你可以辩论,好,古曰乎都是无名氏,《诗经》里边大量地也找不到作者,那就是符合人家的论调吗,好,也可以找不着是一个问题,你不想了解你不去找,是又一个问题,对吧,我们讲辛稼轩就是辛弃疾,你不了解这个人,你读他的词,很难得味是吧,说罢辛弃疾的一首小词,这个世界属于全人类的,都能接受感动,能够这么容易吗?似乎还成问题,举一个最好讲的,他这么说了,小令前后两半截,“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制(赋)新词强说愁”,我念的都是按照音义念的,说是入声字不能按不同方式念,说那个整个的都乱了,也不好听了。下半说我记得也不一定字字精确,就是观其大略领会我的意思,现在识尽愁滋味,可是欲说还休,哎呀不要说,却到天凉好个秋,这个世界人都明白,不一定,这里边包含着,辛稼轩一生的巨大的感慨。你看看辛稼轩,他少年的时候,壮岁旌旗拥万夫,他带领着一大队人马从北方金国,硬是就闯过江。那就是怎么说呢,好像是我不知道这应该怎么说,回归到宋朝祖国抗金,抗了一辈子金,他自己那个雄心壮志,不下于岳爷爷岳飞,可是到了南宋以后,宋高宗无所作为,那就不要说,惟一的一个有起色的,忠心之主宋孝宗,开头好极了,那个是几乎要把金国打败了,恢复山河可是后来一下子变了,也是遇见坏人了,这个辛稼轩一生,就没有施展他恢复山河的壮志,把他到了什么隆兴府,今天的南昌,还是哪里,去做知府、做点小地方官,他这一肚子没法表现的感慨,不是个人的仇恨,你看看那一首小词说的是什么。我年轻的时候,因为读古人的词,都是一上楼就有愁,这个愁还是我说的感情,不是那么什么愁没饭吃,不是那个意思,我呢我那个时候还不懂真的愁,我爱上层楼,那楼也不是今天这楼,我们中国的民族是两层的楼,当中栏杆趴这一望山河万里,今天你登洋式的楼,你引起什么感想过,我不知道,我看见那个楼顶子,破烂的楼顶四四方方,引不起我任何诗的感情,“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ngshi/188570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