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赏析(2)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从《五柳先生传》看陶渊明的精神家园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他真实的性格,嗜饮酒、好读书、著文章自娱是他特有的志趣。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自然率真、安贫乐道的精神和不流于世俗的志向,以及对宁静谐美的精神家园的追求。

  一、执着于追求上古社会的理想生活

  陶渊明生活在时局混乱、官场腐败、民众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的东晋末年,他曾在《感士不遇赋》中写道:“密网裁而鱼骇,宏罗网而鸟惊。”在这样的社会中,诗人感到根本无法实现其大济苍生的“猛志”(《读山海经》),而这对于洁身自好的诗人来说,又是何等的痛苦!于是退而回到他朝思暮想的自然田园,以维护其个性的自由。无论生活如何贫困,也不再出仕,以超脱现实的态度希望能在上古先民无为而治的社会中悠游此生。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无怀氏见于《庄子》,葛天氏见于《吕氏春秋》,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在他们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安定,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这是千百年来人们理想化的社会形式,也是陶渊明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他在《时运》中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在《饮酒》中也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黄唐”即上古的黄帝、唐尧时代,“羲农”即伏羲氏、神农氏时代。这些都鲜明地表现了他对上古社会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上古的理想社会中,陶渊明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心情得以放松。读书可以“不求甚解”;饮酒可以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常著文章自娱”,不必矫揉造作。“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诗人说自己和黔娄这一类隐士们引酒赋诗,以乐其志的生活正是上古社会中的生活,表现了他对这种无为而治的上古社会的向往,对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的坚守,同时也寄寓了他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不满和愤恨。

  二、倾心于构建上古宁静谐美的精神家园

  生命之河最终流向何方?这个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的心灵,并成为哲学中一个最重要的范畴。陶渊明敏锐地感受到生命惟有靠近自然、回归自然,才能获得真正的愉悦。面对人生的种种苦难,怀着满腔失落的惆怅之情,陶渊明追溯古人的足迹,寻寻觅觅,终于建构了一块生命与自然合而为一的生命乐土——自然田园。

  在陶渊明笔下,山水草木、虫鱼鸟兽都充满着个体的生命与情意,青松、丛菊、归鸟、孤云都是他个体生命的表现形式。农村的日常生活、平淡的田园风光以及身处其中的恬淡心态,诗人都真率地表现出来了,且物我交融,饶有趣味,如《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种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充满虚伪欺诈、争夺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归园田居》(其三)中也写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在诗人心且中,恬静宁和的田园是惟一的净土,也是他精神栖息的理想之地,在这里,陶渊明希望能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怡然自得地生活,傲彼浊世。

  陶渊明这一精神家园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之诗人几次离乡又几次返乡,最终又回到山水田园的怀抱中,并且乐此一生,老于是乡,以安顿他那颗屡遭打击的心灵。诗人希望能以普通农民的身份生活,希望自己能成为自然万物的一部分,过上先民怡然自乐、返璞归真的恬淡生活。

  三、衷情于追慕上古隐士、贤达之人

  陶渊明在经过了长期的出仕与归隐的矛盾之后,最终走上了独善其身的道路。从古代的贤达、隐士之中寻求知音,以表现自己不为世俗所染的高尚节操和“有志不获骋”的愤激之情。

  身居陋巷的颜回面临“一箪食,一瓢饮”的窘境仍“不改其乐”,他的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让后人景仰,陶渊明就是其中的一个苦苦追寻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却处之坦然,这不仅写出了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五柳先生以古贤颜回自励,追求高尚的道德节操。即使面对“饥来驱我去”的窘迫,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只是以一种本本色色的面目出现:“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乞食》)没有伤感,没有愤激,只有不知如何开口的愧意和对主人的真诚感激。

  陶渊明归隐之后,在生活上陷入了饥寒交迫的窘境,但他却甘愿抱贫守拙,并从古代的贤达、隐士那里找到了精神寄托。在《咏贫士》组诗中,诗人以极大的热情对贫士加以歌颂,如荣启期和原宪不慕富贵、安贫乐道;黔娄不求名利而衣不遮体、终身贫贱;张仲蔚心地耿介而隐处蓬蒿等。陶渊明正是把这些古之贤达者作为自己效法的榜样,突现自己的高尚节操,并以此自我慰藉。“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诗人对古之贤达者的仰慕之情已溢于言表。诗人感叹世无知音而举古贤人隐士自慰,这不仅是对自己“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饮酒》)的解脱,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自己高洁人格的欣赏和坚持。

  从五柳先生对上古社会的执着追求中,从他对上古精神家园的倾心建构中,从他对上古先贤的衷情追慕中,可以看出陶渊明的高洁人格:率真旷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他的高洁人格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为后世的文人士大夫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5063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