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中心思想

王安石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以“求思”为中心展开内容

  主题的确立和提炼是构思的核心环节。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游览,虽然也看到一些奇景,但未看到那更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谁不后悔、遗憾,甚至埋怨、责难。而王安石就没有停留在“不得”之悔上,更没有去“咎其欲出者”,而是存疑于心,感叹古人“往往有得”之真谛,反思自己“不得”之原因。因而,由事及理,顿悟出发人深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确立了处事治学都必须“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主题。作者于不得之中求有得,发前人之所未发,使文章构思别开生面,于平淡中出神奇,成为独具一格的游记。

  主题又制约着构思的各个方面,首先是材料的选择和运用。王安石游褒禅山所见所闻不算少。如果与一般游记一样,采用细腻描绘风光见闻的写法,就用选入文中的材料,也可成一篇文字优美的游记。但是,王安石一反常规,只用极简略的文字记游叙事,接着便大发议论。读者觉得既不失游记体裁的文学意味,又有政论文体的论辩性。

  “求思”的主旨一旦确立,文章的内容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介绍褒禅山两个名字的由来,没有佳物美景,没有即景抒情,连一个“游”字也没有,更不见与“求思”沾边,倒酷似一段说明文。但一仔细品味就会发现,由院写到洞,由洞写到碑,是按照游踪的空间和方位移步换形,明写名称考究,暗写游览见闻。这种言之有据、精心开头的作法,本身就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的探索精神,更不必说结尾时用“音谬”二字给后文议论留下话题而紧扣“求思”的精湛技巧。接着是描述游洞见闻。写前洞,只用四句十九字,言约意丰,字字珠玑。华山前洞空间的博大,泉水的灵透,游者的陶醉,令人回味无穷。写后洞,不作具体描写,全用说明和叙述,着力渲染它的幽邃、奇特、险峻,让读者根据前洞之美和自己的积淀去联想,去补充,增强了它的文学意蕴。作者似乎还不满足于此,又补叙所见后洞的奇景。只是十分之一,还有十分之九没有见到。这就留下了更大的艺术空白,给读者提供了更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产生了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果文章至此嘎然而止,未尝不是一篇游记佳作。但是作者的意图不是要记游写景,动人以情,而是要借景拟议,晓人以理,因此,在有人“咎其欲出者时”,“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一个“随”字,从另一方面将似乎以记游为目的这段文字,一下子归结到“求思”的中心之上。很明显,活泼而不游离地展开内容,这是作者构思的匠心独运,是为文内议论作形象的铺衬。而后文就是紧扣前文记游的文容,围绕“求思”展开议论和深化,使记事和议理结合紧密,相得益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anshi/3715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