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元稹《莺莺传》翻译(2)

元稹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翻译】

  唐朝贞元年间,有个叫张生的人,性格温和有善,一表人才,内心坚毅孤傲,不合礼仪的事情不做。有时与朋友一起游览饮宴,在那混杂的地方,别人都喧闹欢腾,好像自己不如别人,而张生还是柔顺,始终不乱。虽然已经二十三岁了,还没接近过女色。知道的人便问他,他说:“登徒子不是好色的人,是有不合礼制的行为。我倒是喜欢美丽的女子,却总也没让我碰上。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凡出众的美女,我未尝不留心,凭这可以知道我不是没有感情的人。”

  问他的人这才了解张生。没过多久,张生到蒲州游玩。蒲州的东面十多里处,有个庙宇名叫“普救寺”,张生就寄住在里面。

  正好有个崔家寡妇,将要回长安,路过蒲州,也暂住在此庙中。崔氏妇是郑家的女儿,张生的母亲也姓郑,论起亲戚,算是另一支的姨母。这一年,浑瑊死在蒲州,有宦官丁文雅,不会带兵,军人趁着办丧事搅扰百姓,大肆抢劫蒲州人。崔家财产很多,有很多奴仆,旅居在外就担惊害怕,不知依靠谁来保护。以前张生跟蒲州将领有交情,就求官吏保护崔家,因此崔家没遭到兵灾。过了十几天,廉使杜确奉皇帝之命来主持军务,向军队下命令,混乱这才停止。郑姨母非常感激张生,于是在正室摆酒款待张生。对张生说:“我们孤儿寡母,带着没成年的孩子,不幸正赶当地士兵大乱,实在是无法自保,弱子幼女,都是你给了他们再次生命,怎么可以跟平常的恩德一样看待呢?现在让他们以对待仁兄的礼节拜见你,希望以此报答你的恩情。”

  便叫她的儿子欢郎,十多岁,容貌漂亮。接着叫她女儿:“出来拜见兄长,是他救了你们。”

  好久,才推说有病。郑姨生气地说:“是你张兄保住了你的命,不然的话,你就要被抢走,还能讲究避嫌吗?”

  又过了好久才出来。穿着平常的衣服,面貌光泽,没有化妆,环形的发髻下垂到眉旁,两颊稍抹胭脂,面色艳丽,光彩动人。张生惊呆了,急忙与她见礼。她坐到了郑姨的身旁,因为是郑姨强迫她出来见的,所以斜视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身体好像支持不住似的。张生问她年龄,郑姨说:“现在的皇上甲子那年七月生的,到贞元庚辰年,今年整十七岁了。”

  张生同她说话,她不回答。宴会结束了只好作罢。张生非常迷茫,想向她表白自己的感情,却没有机会。

  崔小姐的丫环叫红娘,张生私下里多次给她送礼,趁机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丫环果然惊惧,羞涩地跑了,张生很后悔。第二天,丫环又来了,张生羞愧地道歉,不再说相求的事。丫环对张生说:“你的话,我不敢转达,也不敢泄露,崔家的亲戚你是认识的,为什么不凭着你对她家的恩情向他们求婚呢?”

  张生说:“我从孩童时起,性情就不随便附合别人。有时和女人在一起,也不曾看过谁。当年不做的事,现在还是有挡碍。昨天在宴席上,我几乎不能自控。几天来,走路忘了要到哪去,吃饭感觉不到饱。恐怕不久我就死了。如果通过媒人娶妻,纳采,问名,少说也得三四个月,恐怕那时我就会象市场上卖的干鱼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丫环说:“崔小姐专一、温柔、和顺、自保,即使所尊敬的人也不能用不正经的话去触犯她。我们下人的话,就更难使她接受了。然而她很会写文章,常常默默地琢磨构思诗文,一直因不得相见而思慕好的诗文。您可以试探地写些情诗来打动她。否则,没有别的门路了。”

  张生非常高兴,马上做了两首情诗交给了红娘。当天晚上,红娘又来了,拿着书信交给张生说:“这是崔小姐让我交给你的。”

  那诗的题目是《明月三五夜》,诗曰: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张生明白诗的含义,这天是二月十四日。

  崔莺莺住房的东面有一棵杏花树,攀上它可以越过墙。

  阴历十五的晚上,张生把那棵树当作梯子爬过墙去。到了西厢房,果然门半开着,红娘躺在床上,张生很吃惊。红娘十分害怕道:“你怎么来了?”

  张生欺骗她说:“崔小姐的信召我来的,你替我通禀一声。”

  一会儿,红娘来了,连声说:“跟我来!跟我来!”

  张生即喜又怕,以为一定会成功。崔小姐到了,见她穿戴整齐,表情严肃,大声数落张生:“哥哥恩德,是救我们全家的大恩,所以我的母亲把弱子幼女托付给你。开始是保护别人免受兵乱,这是义,最终乘危要挟来索取,这是以乱换乱,它们相差无几。所以借用小诗,愿意自己说明,又怕哥哥有顾虑,所以使用了粗野柔弱的言词,以便使你一定来到。不合乎礼仪的举动,心里能不有愧吗?只希望用礼约束自己,不要乱了方寸。”

  说完,转身就走。张生若有所失良久,又翻墙而回,彻底绝望了。

  几天后的晚上,张生在窗边独自睡觉,忽然有人叫醒了他。张生惊恐地坐了起来,见红娘抱着被子带着枕头来了,安慰张生说:“起来了!起来了!怎么还睡觉呀?”

  把枕头并排放好、被子搭在一起就走了。张生擦了擦眼睛,端正地坐着,等了许久,怀疑是在做梦,但还是打扮整齐,恭敬地等待着。不久红娘就扶着崔莺莺来了。来了后崔莺莺显得妖美羞涩,温顺艳冶,力气好像支持不了身体,跟从前的端庄完全不一样。那晚是十八日,斜月明亮闪光,幽静的月光照亮了半张床。张生不禁飘飘欲仙,以为是神仙下凡,不认为是从人间来的。过了一段时间,寺里的钟响了,天要亮了。红娘急促地走了,崔小姐娇媚地哭泣,缠绵多情,依依动人。红娘又扶着她走了。整个晚上莺莺没说一句话。张生在天蒙蒙亮时就起床了,自己疑惑地说:“难道这是做梦吗?”

  等到天亮了,看到化妆品的痕迹还留在臂上,香气还留在衣服上,泪光闪烁在褥垫上。

  以后十几天,莺莺没有再来。张生就作《会真诗》三十韵,还没作完,红娘来了,于是交给了她,让其送给崔莺莺。从此莺莺又允许了,早上偷偷地出去,晚上偷偷地进来,一块儿安寝在以前所说的“西厢”那地方,几乎一个月。张生常问郑姨的态度,莺莺就说:“我无法告诉她咱们的事。”

  不久,张生要去长安,先写诗告诉了崔莺莺。她仿佛没有为难的话,然而忧愁怨恨的表情令人动心。走的前天晚上,莺莺没来。

  张生于是西行。过了几个月,张生又来到蒲州,跟崔莺莺又聚会了几个月。莺莺字写得很好,还善于写文章,张生再三向她索要,但终不可得。张生常写情书,她也不大看。大体上讲崔莺莺超过众人,技艺达到极高的程度,而表面上好像不懂;言谈机敏善辩,却很少应酬;对张生情意深厚,然而却未用文字表达出来;经常艳丽而带愁容深邃,却像无知无识的样子;喜怒的表情,很少显现于外表。有一天夜晚。独自弹琴,因忧愁而哀伤。张生偷偷地听到了,求她再弹,却始终没再弹,因此张生更猜不透她的心事。

  不久张生考试的日子到了,又该西行了。临走前一天的晚上,张生不再诉说自己的心情,而是在莺莺面前忧愁叹息。莺莺已感到将要永别,因而态度恭敬,声音柔和,慢慢地对张生说:“你先是乱我心志,最后是抛弃我,你当然是合适的,我不敢怨恨。现在你的心也乱了,你娶我,那是你的恩德。山盟海誓也有到头的时候,你又何必对这次的离去有这么多感触呢?然而你既然不高兴,我也没有什么安慰你的。你常说我擅长弹琴,我从前害羞,所以没给你弹。现在你要走了,就满足您的这个心愿吧。”

  她开始弹琴,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序,还没弹几声,哀伤之音悲怨杂乱,不再知道弹的是什么曲子,身边的人都哭了。莺莺也突然停止了弹奏,扔下琴,泪流满面,急步回到了母亲处,再没有来。第二天早上张生出发了。

  第二年,张生没有考中,便留在京城,给崔莺莺写一封信,要她把事情看开些。崔莺莺的回信,粗略地记载于此,信中说:“捧读来信,知道你对我关怀备至。男女之情的表达,使我悲喜交集。又送我一盒花胜,五寸口脂。你送我这些是想使头发增彩,使嘴唇润泽,虽然承受特殊的恩惠,但打扮了又给谁看呢?睹物徒增怀念,使悲伤叹息越来越多。你在京城继续求学吧,学习就应该安静。只恨性情偏执,见识浅陋的我,被永远地丢弃在这。是我的命该如此,没什么可抱怨的?从去年秋天以来,常常精神恍惚,像失掉了什么。在喧闹的场合,有时勉强说笑,而在清闲的夜晚自己独处时,怎能不偷偷流泪。甚至在梦中,也常述说离别的忧思感动得泣不成声,缠绵不解的恋情纠缠萦绕,时间短暂的就向平时。幽会未完,好梦突然中断。虽然被子的一半还使人感到温暖,但想念遥远的你。好象昨天才分别,可是转眼就过去一年了。长安是个行乐的地方,不知是什么触动你的心绪使之动情,还想着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人。我想念你无穷无尽,鄙陋浅薄的我无法酬谢你。我们的山盟海誓,改变不在我。从前你我以表亲关系相接触,有时一同宴饮相处。是婢女引诱我,于是就在私下与你以诚相待。爱情使我不能自控,你借弹琴挑逗我,我没拒绝。等到与你同居,情深意浓,我愚钝浅陋之情,认为终身有了依靠。哪里想到见了您以后,却不能成婚!以致于自造羞耻,没有名正言顺做妻子的机会。这是终身遗憾的事情,心中叹息无话可说。如果仁义的人肯尽心竭力,使微贱的我得到满足,成全婚事,即使我死了,也会像活着的时候那样高兴。如若是明智达理之士把事情都看得很随便,忽略小的方面,而只看大的方面,把婚前结合看作丑行,认为盟约是可以欺骗,那么即使我骨化形消,但赤诚的心也不会泯灭。凭着风借着露,我的灵魂还会跟在你的身后。我生死的诚心,全表达在这信上面了。面对信纸我泣不成声,感情也抒发不出来。你千万要爱惜自己,千万要爱惜自己。玉环一枚是我婴儿时带过的,寄去权充您佩带的饰物。‘玉’取它的坚固润泽不改变。‘环’取它的始终不断;加上头发一缕、斑竹、茶碾子一枚。这几种东西并不值得被看重,我的意思不过是想让您如玉般真诚,也表示我的志向如环那样不能解开。泪痕落到了竹子上,愁闷的情绪像缠绕的丝。借物表达情意,永远成为相好。心近身远,相会没有机会了。隐藏在内心里的怨愤集聚一起与你千里相会。请你千万爱惜保护自己。春风厉害,吃好为上,出言谨慎最应自保。不要把我老放在心上。”

  张生把她的信给好朋友看了,由此当时有很多人知道了这事。张生的好友杨巨源好写诗填词,他就把这事作了一首《崔娘》绝句诗:

  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河南的元稹亦接着张生的《会真诗》又和诗三十韵。诗曰:

  月色照闺阁,微光满天空。天际还缥缈,矮树犹朦胧。风过竹龙吟,鸾声惊井桐,罗绡似薄雾,环佩轻风响。仪仗随王母,云中站玉童。夜深人无声,晨会雨霏霏。鞋上珠玉闪,花纹隐隐现。美女走凤凰,披肩胜彩虹。来自神仙居,要到碧玉宫。游玩在城北,偶遇东邻女。调戏遭微拒,心中已默许。低头发髻动,回家足蒙尘。转脸赛花雪,上床抱丝被。鸳鸯乐嬉戏,翠鸟聚欢乐。黑眉聚羞涩,朱唇色变浅。气如兰花香,肤润玉肌丰。瘫软人无力,多娇爱躬身。汗珠点点亮,发乱如细柳。方喜千载逢,已到五更时。流连时间短,缠绵无结期。脸露忧愁态,天盟又海誓。赠环永相合,留结表心同。梳妆泪粉流,飞虫绕残灯。妆后光彩鲜,旭日已东升。乘骛归洛水,吹箫上嵩山。衣上沾麝香,枕滑留残红。密密塘边草,飘飞似蓬草。琴声如怨鹤,祈盼鸿雁归。海阔难飞渡,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张生的朋友知道这事的,没有不感到惊异的,然而张生决定结束这段感情。我与他交情深厚,便问他对这事该如何了结。张生说:“大凡上天所差的美丽女子,不害自己,一定会害别人。假使莺莺遇到富贵的人,凭借宠爱娇纵,不做风流韵事,成为潜于深渊的蛟龙,我不能预测她会变成什么。以前殷朝的纣王,周朝的幽王,拥有百万人的国家,势力是很强大的。都因一个女子就使它垮台了,军队崩溃,自身被杀,至今被天下人耻笑。我的德行难以战胜妖艳女子,只有克制自己的感情,与她断绝关系。”

  当时在座的人都为此而深深感叹惋惜。

  一年多以后,崔莺莺嫁给了别人,张生也娶了亲。一次张生路过崔莺莺家,就通过她的丈夫转告她,要求以表兄的身份相见。她丈夫如实转告,而她始终也没出来。张生怨恨思念的心情,表现得很明显。她知道后,暗地里写了一首诗:

  自从别后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最终也未见张生。又过了几天,张生要走了,崔莺莺又写了一篇绝别诗: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从此以后彻底断绝了音信。当时的人大多赞许张生是善于弥补过失的人。

  我常在朋友聚会时,谈到这个意思,是为了让那些明智的人不作这样的事;做这样事的人不被迷惑。

  贞元年九月,朋友李公垂,留宿在我们靖安里住宅里,我谈起了这件事。李公垂觉得这件事非常出奇,连连称道。于是我便作了《莺莺歌》来传播这件事。崔氏小名叫莺莺,公垂就以此为篇名。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yuanbian/27700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