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爱之链》课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爱之链》课后教学反思范文

  开学不久,我接到了一个任务,在太仓市六年级语文教材培训中上一节公开课,课文是《爱之链》。这篇课文并不是特别深奥难懂,通过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乔依这两件事情,说明爱是可以延续,可以传递的。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会更美好。但对于从来没有上过六年级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反复试上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问题,总觉得课堂是不完美的。下面结合几个片段谈谈我的想法。

  一、以人入手?从事展开!

  [片段一]

  师:速读第一至四自然段,故事的主人公乔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印象深刻的地方圈圈画画。

  (生速读、圈画)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乔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乔依非常关心老妇人。

  师:你从哪里看出乔依非常关心老妇人?

  生:乔依赶紧安慰老妇人说:请别害怕,夫人,您怎么不呆在车里?里面暖和些。

  师:乔依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乔依是个非常热心的人。

  师:你从哪里看出乔依非常热心?

  生:他帮助老妇人修车,脚腕被蹭破了,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

  生: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呼出的一点点热气才使脸没被冻僵。

  生:他的手蹭破了,也顾不上擦流出的血。

  师:请带着你的感受来读好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师:除此以外,乔依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沉默良久后依然围绕乔依卖力地修车这一点来谈)

  [片段二]

  师:速读第一至四自然段,找出具体写乔依帮助老妇人的段落。

  (生读、找)

  师:找到了吗?哪一段?(出示第四自然段)静心默读这一段,你觉得哪个字,哪个词,哪个句子让你感受非常深刻,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解读这个词,这句话。

  (生静心默读,圈画。师边巡视边提醒学生:不要忽视藏在课文中的某个行为,某个细节,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你就会有深刻的感受。)

  师:读了这一段,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乔依修车非常卖力,不顾一切。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我从脚腕被蹭破了、手也蹭破了感受到乔依不顾自己脚和手都受伤了,热心地帮助老妇人修车。

  师: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把这两句话读好吗?

  师:乔依工作非常卖力,对于这一点,你有补充吗?

  生:我从摘下了破手套、冻得几乎没有知觉,喘着、流下来感受到天那么冷,乔依仍然认真地帮老妇人修车。

  生:沾满了油污、脏看出乔依不顾一切地修车。

  (指名读句子)

  师:读了这一段,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他没穿袜子、破手套、衣服也更脏了看出乔依生活贫困。

  师:乔依是贫穷的,前文也有几处交代了他的贫穷,你能找到吗?

  生: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

  生: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

  生: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

  师:在寒风瑟瑟,雪花飞舞的日子里,乔依失业了,他的心里非常凄凉,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回过头来再看这一段,你还有其他的感受吗?

  生:乔依让她坐进车里,看出乔依关心老妇人,为老妇人着想。

  师:你很了不起,从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就能读出乔依对老妇人的关心,乔依为什么这么做呢?你能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生:老妇人在冷风中微微发抖

  生:老妇人看到乔依,反倒紧张地闭上了眼睛。说明她很害怕。

  生:她在这个荒芜人烟的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

  师:读书就要细心,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就会有自己的感受。如果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解读词句,你的感受会更深刻。

  师:再来看看这次帮助,在风雪交加的乡间公路上,乔依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心中十分凄凉。看到在寒风中又冷又怕的老妇人,他毅然这样做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就是乔依,当他自己身处困境的时候,却还想着帮助别人,再读第四自然段。

  [反思]

  以上两个片段是我在教学第一至四自然段时采用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由于处理的方式不同,最后产生的效果当然也完全不同。

  第一个片段从人物入手,围绕乔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能交流到两点:乔依关心老妇人,热心帮助老妇人修车。但对于乔依处境困难,他们怎么也找不到。

  课文的主人公不仅仅是乔依,这也不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主要还是写了两个帮助的小故事。第二个片段则从事情本身入手,先找出具体写乔依帮助老妇人的段落,再围绕读了这一段,你感受深刻的是什么来交流。第二个片段换了个角度,从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这件事入手,引导学生交流感受。我觉得第二个片段的可取之处在于:

  1、抓住重点,以点带面

  高年级的课文篇幅长,内容深,每一段都精讲、细讲肯定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找出课文最值得讲的内容讲深讲透,以点带面,把相关的片段串联起来,在教学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既能很好地突破重点,又能使课堂环节环环相扣。

  片段二以第四自然段为突破口,让学生静心默读,谈谈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是什么。在交流时,交流以下三点:一是乔依热心地、不顾一切地帮助老妇人修车;二是联系前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乔依生活的贫困;三是联系课文二、三、五自然段感受老妇人的处境,从而感受乔依对老妇人的关心。这样一来,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内容被有机地整合起来。

  2、深入文本,抓字、词、句

  我认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游离于具体的语言文字之外,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字、词、句来谈感悟,那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岂不是回到了传统语文教学误区:死抠字词句了吗?其实不然,对字词句的解读正是建立在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的。你想,中国的放块字是多么神奇啊!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能表达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短短几句话就可含概天文地理,上下千年。如果不让我们的孩子好好咀嚼咀嚼祖国的语言,那岂不是暴殓天物吗?

  片段二在引导学生感受乔依热心修车时,通过蹭破、摘下、几乎没有知觉、喘着、流下来、沾满、脏等字词感受天气寒冷,修车的工作费劲,但乔依仍然不怕脏、不怕累,卖力地帮助老妇人修车。在体会乔依生活贫困时,通过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等句子感受乔依的处境艰难。抓住这些重点的字、词、句,就能深入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

  3、由扶到放,渗透方法

  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掌握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因为到了高年级,孩子们更多地要尝试自己学习,等升入初中、高中以后,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虽然没有教过六年级,但我在教五年级时,让学生尝试了一些学习方法,比如:边读边想,读书作批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片段二中,老师就比较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一开始就要求学生静心默读第四自然段段,你觉得哪个字,哪个词,哪个句子让你感受非常深刻,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解读这个词,这句话。在学生圈画时,老师也不忘提醒:不要忽视藏在课文中的某个行为,某个细节,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你就会有深刻的感受。在交流感受时,也是通过重点词语、关键的细节和行为、联系上下文等方式来进行的,并没有让刚开始学习方法的运用流于形式。教完第四自然段,老师还及时地小结:读书就要细心,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就会有自己的感受。如果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解读词句,你的感受会更深刻。只要学生真正学会了好的学习方法,他们会终身受益。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301642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