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绿》的教学反思(2)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此时,学生的兴趣已被激发起来,他们已感受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紧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题目是写梅雨潭的绿,作者却先写梅雨亭和梅雨瀑,这是为什么?一方面是为了交代梅雨潭形成的原因和梅雨潭之绿的周围环境。另一方面是起衬托作用,文中有一句话说得很清楚,“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说明作者宕开笔墨是有深意的,就是衬托梅雨潭的“绿”比飞花溅玉的梅雨瀑更加可爱。这个问题虽有些难度,学生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但问题的目的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作品在构思上的独到之处,训练学生精读的习惯。

  当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时,情感因素就会转化成动机,成为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后,他们不仅去进一步体会课文中和教师的言语活动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而且更去探究课文作者和教师是运用怎样的方式和手段来表达那些思想感情的。

  此时,就不失时机地提出第四个问题:作者描写梅雨潭的“绿”突出了它的哪些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绿”是文章描写的重点,要把这单一的颜色写得丰富多彩,需要高超的笔力,作者象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描绘了绿的奇异、可爱、温润、柔和,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

  首先是拟人的方法,作者把绿当作人,有时以第二人称直呼,观赏者与观赏对象似乎有了感情交流。这样一方面描绘了“绿”的动人的神采,一方面也抒发了作者陶醉在自然美中的情怀,达到了以景写情,融情入景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60134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