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绿》的教学反思(3)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这时情绪饱满的学生很快在文中找出例句“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招引”一词就把“绿”拟人化了,仿佛“绿”是有知觉的、有感情的,她在“招引”游人了,这就写出了“绿”的诱人的魅力。在接近了“绿”之后,作者对“绿”的感情更真挚,更深沉,甚至陶醉在“绿”的诱人的魅力之中了,对“绿”诉说情怀“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告别“绿”时写道:“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掏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已是如痴如醉。最后以征询的口吻问绿“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真是我见犹怜。

  这些地方都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写得婉转动人,使读者不能不受到感染,也和作者一样对梅雨潭之“绿”产生倾慕与热爱之情。

  其次是运用比喻的手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技巧,大凡有艺术才能的作家,都是素谙比喻技巧的,难状之声、难描之形、难绘之景、难传之情,一旦到了他们的作品里,就声如耳间、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出现一个幽深迷人的意境,朱自清更是此中高手,先从总体上作比:“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这总的一笔将那“平铺着的、厚积着的”、“满是奇异的绿”比喻得极为自然,而且富于想象。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进一步描绘绿的神态。“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这是写水的波纹。丰姿卓约的少妇是美的,是有着无穷韵致的,少妇的裙幅又是何等样的摇曳多姿,这水波又该是何等样的让人心醉神迷呢?不由得让人浮想连翩,又不由记起“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诗句来。赏析到这里,学生的想象力已达到了一个再创造的高度了。学生很快继续找到比喻句: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先写其光泽,再写其柔嫩、滑软,不仅状其形态,而且状其质感。用“一块温润的碧玉”写其纯净无瑕。用质实之物比“空灵”之物,从而衬托出“空灵”之物的形象,可谓出神入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60134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