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生物圈》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圈一节。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家”中有很多成员,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人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的迫切愿望,加强环境教育,使初中生提高环境意识,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学习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观念,并使学生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章安排在整个初中生物教材的第二章,也凸显了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和基础性。本课内容安排在这一章的第一节,则更是通章的概述和总览。

  本课的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是要让学生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技能目标是要让学生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练习查找相关资料、分析相关原理、总结相关结论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准备和学习,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这个家;从而形成辩证分析的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要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见解。

  情感对人的影响是感性的,知识影响是理性的,理性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所以情感培养应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弄清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才能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所以“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以及“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应该成为本节的教学重点。

  “生物圈的范围”涉及到地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收集有关生物圈各方面的资料,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刚开展探究活动,能力尚未形成,因此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收集和分析资料、培养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75500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