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4)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读“窟窿,叼、劝”4个生字,会写“寓、则、窟窿、狼、叼”等9个生字。

  2.联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窟窿、街坊、劝说”和课题“亡羊补牢”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朗读后抓住关键词,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大意。

  4.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学习第九课:寓言两则。(提醒寓的写法)齐读课题

  2、第一则寓言的名字叫——亡羊补牢。

  二、默读课文,梳理事情的起因和结果

  1、默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课文中哪一句话在讲“亡羊”,用横线画出来。

  (2)哪一句话在讲“补牢”,用波浪线画出来。

  交流“亡羊”

  交流,出示句子。生字较多,再请生朗读。哪个词语最难记住?抓重点词语

  跟读“窟窿”,根据字形理解字义。所以破了个窟窿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3)齐读句子。

  (4)用上因为......所以.......说话

  相机板书:窟窿、叼走或丢了(写时要注意什么)

  (5)在田字格上写一写。

  (6)联系课文,现在你知道了“亡羊”就是——“亡”就是——(板书:丢失)

  交流“补牢”

  交流,出示句子。关注“结结实实”,请生再读。

  因为他堵上了窟窿,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所以——

  板书:堵上、再也没丢

  联系课文,你知道了“补牢”的意思是——(板书:羊圈)

  2小结:

  (1)现在你能把“亡羊补牢”连起来说了吗?(请两人说)

  所以,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发生的起因,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结果。

  过渡:羊丢了之后,养羊人是不是马上就把窟窿修补好了呢?中间发生了什么,我们去2-4自然段读一读。

  (板书:起因、结果、经过)

  三、重点研读“经过”,提炼关键词

  1、读“街坊”,理解意思(邻居)。读“劝说”,理解什么时候需要劝?

  2、分角色朗读

  (1)出示句子。作为街坊,你会用什么语气来劝他呢?板书:劝说

  再着急一些。(请两三人读)

  (2)但是这个人却说——出示句子。用你的理解来读。

  就是这满不在乎的样子,不听劝说。板书:不听

  (3)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

  3、结果如何,用上因为.......所以......说话 板书:又丢了

  4、回到结果,体会含义

  (1)这时候他才恍然大悟。你从哪段话知道的?

  出示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齐读。

  (2)你能给划线的句子换个说法吗?换个说法,意思一样。

  最后,他终于接受了邻居的劝告,把羊圈修补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

  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写一写:我想对养羊人说——交流

  (3)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能悟出一个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四、提炼关键词,讲述故事大意。

  1、小结方法:刚才我们在学习时先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概括了大意,再从这句话中找出了一些主要的关键词写在了黑板上。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把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吗?自己试一试。

  2、请两人说,再四人小组里说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讲读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体会其中寓意:懂得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代的寓言故事。

  2、制作动画课件或搜集两则寓言的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部分

  1、上一课讲了《揠苗助长》,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2、《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你懂得一个什么道理?

  二、引入部分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老师跟你们一样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这篇寓言,大概知道这寓言讲的是什么内容,但是老师遇到了一个总想不通的问题:这个养羊人(示意学生看插图),他究竟是一个聪明人,还是一个糊涂人?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认真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帮老师解决这个别问题……

  三、讲读悟理部分

  1、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寓言故事内容(幻灯出示本课第一个问题:寓言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结果怎样?)──目的:培养学生“把一段话说清楚”。

  2、看学生表演的'哑剧《亡羊补牢》。

  (过渡:听了课文录音,又看了哑剧,可能还有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找找寓言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们一道解决。)

  3、自学课文,通过“出问题考大家”的自学活动共同解难释疑。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丢第一只羊(1~3段)

  第二部分:丢第二只羊(4~5段)

  4、第一部分,估计学生所提的总是如下:

  字词方面:

  ⑴ 从前是什么意思或它的近义词是什么?(以前)

  ⑵ 羊圈(juàn)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⑶ 窟;窿(尤其注意除部首外有几画)

  ⑷ 街坊是什么意思?(邻居)

  ⑸ 与“叼”最相似的字哪个?(叨)

  内容理解方面:

  ⑴ 羊为什么会被叼走?

  ⑵ 街坊是怎样劝他的?

  ⑶ 养羊人怎样回答的?

  ⑷ 他的回答对吗?(注意:这个问题不必多讲,留下悬念后面解决)

  第二部分,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字词方面:

  ⑴ 后悔是什么意思?

  ⑵ 劝告意思或近义词?

  ⑶ 从此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出一个和“此”最相似的形近字?

  ⑷ “从此”造句。

  内容理解方面:

  ⑴ 羊为什么又少了一只?

  ⑵ 少了第二只羊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⑶ 到回第一部分的那个问题(第4小题)接:他对街坊的回答对吗?(展开讨论)

  老师引导疏通,让学生懂得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帮助学生悟出“亡羊补牢”的道理: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师生齐归纳,并板书)

  5、到回老师上课前所提的问题:

  他是聪明人还是糊涂人?(学生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

  ⑴ 糊涂人──因为他丢了一只羊又丢了一只,明知道被叼走第一只羊是因为那个破窟窿,他没有去修,真糊涂!

  ⑵ 聪明人──虽然丢了两只羊,但毕竟他知错了,还能及时改正,羊再没丢过,他知道“亡羊补牢”的道理,他应该是聪明人!

  教师引导:甭管他是糊涂人还是聪明人,总之,他的“亡羊补牢”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们同意我的意见吗?(学生一定齐声回答:对,同意。)

  四、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请你举举例子

  正面:亡羊补牢。

  反面:亡羊不补。

  五、教师再次简短小结

  六、课外作业

  1、背诵《亡羊补牢》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请你用自己的简短的一段话写写《亡羊补牢》这个故事。

  3、准备开一个故事会,把你们收集的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亡 第一次 少了一只羊 不及时补

  羊 第二次 又少了一只羊 后悔

  补 现在修还不晚

  牢 从此没丢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34520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