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范文(6)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手段:示范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实验盒十套,每套含试验记录表一张、电路检测器1个;橡皮、小刀、钥匙、纸板、泡沫、回形针、普通布料、石头、等待检测物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曾经发生的故事:前几年一个晴朗的周末,有一个小男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春游。休息的时候,小男孩看到地上草丛里露出一截白色的金属丝,就好奇地把手伸了过去。于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爸爸妈妈只听见小男孩发一声惨叫,就倒在地上,全身抽搐。原来那截金属丝是一根意外断开掉落的电线,他触电了。

  离他最近的妈妈赶忙一步跨过去就往孩子手上抓,她想把孩子拉开。哪知道手才搭上去,就全身一麻,也被电了。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小孩的爸爸紧张而不慌张。他迅速地朝四周扫了一眼,没找到合适的工具。这时情况已万分危急,不容耽误。他一把脱下身上厚厚的外厚,包住手,小心地靠过去,迅速拔开小孩触电的手,再把他们拖到旁边。两人终于得救了。

  在这个事件中,小男孩被电以后,爸爸妈妈两人都去救,可是一个也被电,一个却没事,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在我们周围的物体中,包括人体在内,有的很容易导电,有的却不容易导电。男孩妈妈一紧张之下,忘了自已拉孩子也会被电,而爸爸却知道用不容易导电的工具来救人。所以在这个充满电器的时代里,要安全健康地生活,保护好自已。我们要学会分辨常见物体,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的。这就是我们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检验物体是否容易导电。

二、引导学习,合作展示:

  1、首先请问怎么才能检测一个物体是否容易导电呢?

  (用电路检测器)

  对,可以使用同学们前一课所学的“电路检测器”。

  现在将每相临的前后三桌分成一小组,老师将发给每小组个实验盒。拿到实验盒后,大家先不要乱动里面的东西。(分发实验盒)

  现在大家看看实验盒里有些什么:每个实验盒里都装有电路检测器,还有橡皮、纸板、钥匙、石头等物体需要大家待会检测其导电性能。另外还有一张“导体与绝缘体材料检测记录表”,在这张表上已经列出了一些待检测物体的名字,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检测另外一些表上没列出的物体,但是每检测一种,都请在“被检测物体”列的空格里填上相应的名字。

  2、在进行检测之前,谁来说说如何使用电路检测器。

  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引脚接触被检测的物体,如果小灯泡亮了,说明容易导电,反之,说明被检测体不容易导电。

  3、演示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并作下记录。

  思考:在检测前为什么要检验“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是否发光?为什么要重复检测一次?

  4、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次实验的具体要求(出示要求,要求学生朗读):

  (1)分工合作、认真仔细。

  (2)每次检测前检查检测器是否正常。

  (3)按“预测—检测—观察—结论”的步骤,重复检测两次以上。

  (4)分析总结,填写检测情况记录表。

  5、读懂了吗?现在请一位同学来重复老师刚才的演示过程,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做得对不对。

  6、他做得对不对?你们理解了吗?(理解了)好,分组检测现在开始!

  学生开始分组实验,并根据实验情况,完成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63200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