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吆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积累、运用文中相关词语。

  2、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2、揣摩语言,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重点、难点

  1.文章的内容繁多而杂,指导学生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学习剪裁技巧。

  2.品味语言,及作者对北京的感情。

  3.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发挥自我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老北京图片、音乐视频、吆喝声音材料、课件。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配乐图片导入( ppt)

  二、作者简介

  萧乾,蒙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1910年1月27日生,著名记者、作家、杰出的文学翻译家。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最早在西欧进行采访的战地记者,他又是唯一在大陆落叶归根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

  代表作:长篇小说《梦之谷》、译著《好兵帅克》。晚年曾将《尤利西斯》翻译出来,成为对中国读者的一大贡献。

  三、整体感知

  1、字词

  招徕( ) 铁铉( ) 囿于( ) 隔阂( ) 饽饽( ) 秫秸( )

  商贩( ) 吹嘘( ) 吆喝( ) 小钹( ) 荸荠( )

  2、读课文前问题

  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作者介绍这些吆喝时遵循了什么样的顺序(或思路)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7271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