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说课稿(2)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结论:两条直线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3)让学生体验探究两条直线斜率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过程,更好的理解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2)应用举例:

  例1、已知A(2,3),B(-4,0) P(-3,2),Q(-1,3),试判断直线AB与直线PQ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给学生约1分钟的时间思考,然后老师进行简要的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完成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直接应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也为学生规范表达数学过程做出示范。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

  变式训练1: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7,0)、B(2,-3)、C(5,6)、D(-4,9),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由学生独立完成,其中一人上黑板板演,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做完此题时,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它可能还是一个正方形,如何判断呢?引出下一个探究的问题:斜率之间有何关系时两条直线垂直?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应用新知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2、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

  说明:为了降低难度,设定两条直线的斜率是存在。

  (1)设置问题,归纳结论

  活动三:

  1、当 时,它们的斜率k1与k2有何关系?

  探究:(1)直线 且 的倾斜角为300, 的倾斜角为1200 ,k1与k2的关系 .

  (2)直线 且 的倾斜角为600, 的倾斜角为1500 ,k1与k2的关系

  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 。

  猜想:任意两条直线垂直时 ,此时老师利用几何画板直观演示任意两条相互垂直时直线斜率之积为-1.,验证猜想的可靠性。

  提出问题:我们能否证明上述结论呢?

  该结论的证明过程涉及到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学生无法完成。教师通过分析、讲解,完成证明过程。

  归纳:

  2、反之,当 时,直线 与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思考后得出 与 是垂直的。由于结论的证明涉及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完成证明很困难,老师利用几何画板直观演示,验证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它们是相互垂直的即可。

  归纳:

  结论:如果两条直线有斜率,且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

  设计意图:(1)为了更容易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更好的理解两直线垂直的条件。(2)为了使学生的认识符合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3)充分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应用举例:

  例2:已知A(-6,0)、B(3,6)、 P(0,3)、 Q(6,-6),试判断直线AB与直线PQ的位置关系。

  给学生约30秒的时间思考,然后老师进行简要的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完成证明过程。接着与学生一同解决变式训练1提出的判断平行四边形ABCD是否是正方形,前后呼应,给学生留下一个完整的影响。

  设计意图:直接应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也为学生规范表达数学过程做出示范。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

  变式训练2: 判断下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 经过两点A(3,1),B(-2,0),直线 经过点P(1,-4),且斜率为-5,则 __ 。 (学生思考,口答即可)。

  变式训练3:已知A(5,-1)、B(1,1)、C(2,3)三点,试判断△ABC的形状。

  由学生独立完成,其中一人上黑板板演,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应用新知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

  (三)拓展提升:

  1、若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 的斜率为多少时?直线 和 :

  (1)平行;(2)垂直。

  给学生约30秒的时间思考,请一位学生口述答案,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结论的图像。

  归纳(一般情况):

  2.若直线 与 的斜率相等,则 与 一定平行吗?

  给学生约30秒的时间思考,请一位学生口述答案,教师出示结果。

  (此结论是利用斜率证明三点共线的)

  变式训练3:

  已知A(1,-1)、B(2,1)、C(0,-3),这三点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什么?

  设计意图:对特殊情况做出补充:即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方法。使得学生对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有更全面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新方法?

  2、在应用这些新知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学生发言,相互补充,教师点评,然后师生共同概括总结:

  知识:

  1.两条直线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

  2.如果两条直线有斜率,且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

  方法: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思想:数行结合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并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

  1、课本p89习题3.1 a组 6、7

  2、思考题:

  已知三个点A(2,2),B(-5,1),C(3,-5),试求第四个点d的坐标,使这四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1)作业1是直接应用,模仿练习。

  (2)作业2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结合“课标”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与学生的问答交流,发现其思维过程,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偏差,并对其进行定性的评价。

  2、在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时,教师通过观察,就个别或整体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做出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通过应用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并在讲评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通过作业,反馈信息,再次对本节课做出评价,以便查漏补缺。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说明,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说课稿】相关文章: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说课稿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参赛的说课稿

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说课稿

4.《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说课稿

5.《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

6.平行与垂直的说课稿

7.《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反思

8.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师说课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214261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