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摩尔质量说课稿(3)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三:物质的量说课稿

  1. 教材的内容分析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化学概念,物质的量作为联系物质宏观数量和微观粒子数量的桥梁,为学生定量认识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属于“工具性”概念,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会不断使用。

  《课程标准》关于此部分的内容标准要求为“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对于这些“工具性”的概念,《课程标准》淡化了对于概念本身的理解和相关关系的推导,着重强调了对这些概念的应用。

2.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知通过质量、体积来计量宏观物质,也熟知宏观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组成。但是学生是将宏观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的粒子数目孤立起来看待的,缺乏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桥梁。同时,学生对定量认识全部是基于“质量”进行的。因而“物质的量”单元教学重点应该让学生建立起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桥梁,并且从物质的量的角度出发,建构讨论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反应以及溶液组成的新话语体系。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物质的量”与生活中的其他“堆量”作类比,引导学生认识引入物质的量的重要意义,并且着重对这些概念进行应用。

3.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是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 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2、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2、通过物质的量这一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的物理量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地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4.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涵义;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5. 教学流程简单介绍

6. 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量

  1涵义: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符号:n

  3单位:摩尔 mol 二、阿伏伽德罗常数:

  1 定义:0.012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 2 符号:NA

  23-1

  3 近似值:6.02×10mol

  4 与物质的量n和微粒数N的关系式:n=N/NA

  三、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 2、、公式:M=

  m-1

  单位 g·mol n

  3、有关摩尔质量的相关计算

7. 教学反思

  这样一节课,能够做到练习实际,让学生体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但是在整个设计中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不断完善。

  篇四:高中化学必修部分说课稿

  1.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物质的量是化学教

  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此之前,学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或简单的定量角度去学习化学知识,而这一节的学习会使学生对化学中的"量"有一个新的认识。因此教好物质的量的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所以,物质的量的教学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B、通过练习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关系。

  (2) 能力目标:提高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A、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

  B、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4)德育目标:

  A、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辩证逻辑能力;

  B、培养学生抽象、联想、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C、使学生学习法定计量单位及国家标准中“量和单位”的有关内容。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能根据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2)难点: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简单换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简单换算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所以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采取目标分层教学法

  课前五分钟检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粒间转换的理解与应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新课教学主要采取对比归纳法:通过与生活中的某些质量小,数量大的实例对比,指出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相同情况--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通过与其它基本物理量和单位

  的对比提出摩尔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和记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通过与生活中实例对比(一盒粉笔,一打羽毛球)重点说明摩尔的概念,以此使学生对抽象的摩尔概念具体化;通过适当的分层练习强调指出学习摩尔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本节知识。

  (2)讲练结合

  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能让学生及时地熟悉所学知识。

三. 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对于化学课的学习,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物质的量这一节的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2.学法指导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

  设问引入新课:物体运动的快慢用什么物理量表示?单位是什么?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什么物理量表示?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转入:任何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例如,1滴水是由许多水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多少,也应该有相应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科学上称为“物质的量”。让学生意识到: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它是表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多少的一个物理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不要过多的强调,以免将问题复杂化使学生心理压力加重)。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教学

  引入:每种物理量都有相应的单位。速率的单位是“米/秒”,“物质的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等。“物质的量”作为一种物理量也应有相应的单位,它的单位是什么?

  分析:由于“物质的量”是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一个物理量,学生首先想到“个”。由于粒子太小、数目多,用“个”作单位,不方便。例如,1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所以用“个”不行。科学上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是多少?让学生联想质量单位——千克的标准:国际千克原位,指出在国际上摩尔这个单位是以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即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个。然后进一步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

  运用实例推导出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存在的关系:n=N/NA

  3.摩尔质量的引入:通过设问,1mol不同的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相同,那么1mol不同的物质的质量是不是也是相同的呢?

  学生进行讨论,考虑到粒子的大小不同,所以得出其质量是不相同的,那么1mol不同的物质的质量是多少呢?从而提出了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M,常用单位为g/mol(或g·mol?1)。

  3、巩固练习,理解内化

  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强化对摩尔的理解及使用时注意点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粒子。(2)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

  (3)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4)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5)1摩尔小麦约含6.02*1023个麦粒。

  2.填写下列空白

  (1)1molO中约含有 个O;(2)3molH2SO4中约含有 个H2SO4;

  (4)10molNa+中约含有 个Na+;(5)28mol电子中约含有 个电子;

  (6)1.204*1024个水分子,其物质的量为 ;

  同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

  4、布置作业 作业:习题中相应作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227122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