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精华】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绝句》(杜甫)。(主要是文学体式、唐代诗人及其风格)

  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体会情感取向。

  3、学习并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会从一首诗的动词及形容词中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创作意图。

  4、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近年来虽然《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过去多年的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常见的置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但是,20xx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及时采取新的策略。

  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对20xx年诗歌鉴赏的命题走向有这样一个初步认识:材料的选择应该是浅易的、脍炙人口的,在设题角度上分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允许考生在尊重定论的基础上适度发挥,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绝句》(杜甫)》。所以,这节高考诗词鉴赏指导课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

  2、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经过一轮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关键词的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把培养学生把握关键词并以此来获得诗人情感信息作为重点。

  3、教学方法分析

  针对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音乐、动画、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分析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的目标。

  【教学重点】

  1、杜甫的生平及情感取向。

  2、通过动词及形容词来把握诗人情感,分析诗歌内容。

  3、了解并掌握“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题

  以文学体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进入唐诗,顺带复习中国文学史上的几种常见文学体式。

  二、了解杜甫生平并把握其情感取向

  1、生平概述

  杜甫,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及安史之乱,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弃官。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

  2、通过两首诗体味杜甫的爱国情感

  3、引入《绝句》

  三、讲解《绝句》

  (一)通过直观观察及朗读来体味诗歌所反映出来的作者情感。

  (二)通过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来体味作者情感,使同学了解诗歌鉴赏的要点。

说课稿 篇2

  开场白: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区第二幼儿园大班教师张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科学领域数学活动《认识整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幼儿、说目标、说准备、说思路、说过程、说效果七个方面进行说课。具体如下:

  一、说教材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在大班幼小衔接活动,与本班主题“再见了幼儿园,我要上小学”的背景下,幼儿在活动中萌发了上小学的愿望。但如何让幼儿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为幼儿将来的发展提供支持,认识时间并将时间概念与生活建立联系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说幼儿

  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大班幼儿在数学方面的探索离不开与日常生活间的联系。在主题活动开展后,幼儿认识了钟表,对钟表很感兴趣,经常在科学区进行钟表的操作摆弄游戏。但同时,我也发现,本班幼儿认识电子时间但在认识钟表时间上存在困难,还未能将抽象的时间概念与生活实际建立起联系。为促进幼儿发展,服务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学习,我结合教材和本班幼儿的需要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为一下两点。

  三、说目标

  1.能认识整点,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

  2.能初步将时间概念与生活建立联系,知道时间的不可逆性。

  活动的重点:能认识整点,会分辨整点。

  活动难点定: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

  四、说准备

  为支持幼儿活动需要我做了以下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前期认识了钟表,知道钟表是由时针、分针、秒针、数字组成的;幼儿参观了小学,对小学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

  2.物质准备:白板课件、钟表人手一个、时间记录表人手一张。

  五、说思路

  在本次活动中,依据“解决问题是幼儿数学认知的重点,也是数学学习的基本途径”,我以“一年级小学生明明上学迟到了”这一幼儿升入小学可能遇到的问题情境引入,通过实际操作、游戏体验、回忆讨论等方法,让幼儿在以下四大环节中充分的进行活动,解决问题,落实活动目标。

  环节一:问题导入,引出钟表主题。以“明明上学迟到了”这一问题情境引出活动主题。

  环节二:操作感知,学习认识整点。此环节我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动一动;转一转,想一想三个步骤完成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

  环节三:趣味游戏,巩固整点经验。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巩固幼儿对整点的理解。

  环节四:思考讨论,逐步理解时间不可逆。在回忆讨论中引导幼儿发现时间的流逝,要懂得珍惜自己的时间。

  六、说过程

  下面,我就以上四个环节来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环节:问题导入,引出钟表主题。

  在此环节中我以上小学的明明早晨迟到了这一情境引入:一年级的明明哥哥遇到了一件不开心的事,他早晨上学迟到了。由于幼儿前期参观了小学,对小学生活有了一定了解,利用幼儿上小学后可能会遇到的情景,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追问:明明到班时是几点?引发幼儿对整点时间的关注,自然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操作感知,学习认识整点。

  基于本班幼儿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比较熟悉,于是我提前拍摄了我班幼儿整点活动时的照片,为幼儿感知整点时间提供物质支持。这一内容的选择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容易引发幼儿的情绪体验,使其对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此环节分三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看一看,说一说。

  依次播放三张不同整点时间班内小朋友活动的照片,并提问:现在他们在做什么?这是几点?你是怎么知道的?利用照片清晰、直观的向幼儿展示三个整点活动,引导幼儿看时间,知道七点起床、八点吃早饭、九点进行户外活动。让幼儿把时间和事件进行对接,更好的理解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

  第二步:拨一拨,动一动。

  播放10点、11点和12点三个整点时间的活动照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拨一拨10点、11点和12点,巩固幼儿对时针和分针的认识,进一步学习看整点时间。当幼儿操作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辅助个别幼儿,并通过提问“在图片中,10点、11点和12点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又在哪呢?”引导幼儿在操作与观察者,知道分针都指向12,时针指向别的数字。教师和幼儿提升结论:当分针指到数字12,时针指到数字几就是几点的整点时间规律,从而突破活动的重点。这其中12点整时时,时针和分针重合在一起,所以12点要重点解释。

  第三步:转一转,想一想。

  在这一步中,我通过提问法和个别幼儿示范法,来增强幼儿对时间的认识,并引导幼儿发现分针和时针的运转关系。我通过提问,“现在12点,该睡觉了,时针和分针重合了”一个小时过去了,“现在已经睡着了,那么此时表上的指针应该是什么样子”“谁能上前来转一转老师的表”。幼儿操作完成后,追问“在这一个小时中,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呢?”利用连续发问的方法,引发幼儿的主动思考和探索,最终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格子这一指针运转关系,从而突破活动的难点。

  第三环节:趣味游戏,巩固整点经验

  本环节我抓住游戏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这一年龄特点,设计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融入到我的教学当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我将这个游戏与时间结合,将班内幼儿分成两组,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以轮流接龙的形式请一名小朋友先扮演老狼,其余小朋友则先扮演小羊。小羊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出时间,小羊按照老狼的问题拨时间。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引导幼儿趣味参与,在互动游戏中帮助幼儿巩固对时间的认识。

  第四环节:思考讨论,理解时间不可逆

  时间的概念是抽象的,时间的不可逆性更难理解。我结合幼儿的生日来引导幼儿理解时间的不可逆性。“今天是6月3日,是阳阳小朋友的生日,同样都是6月3日,阳阳出生的6月3日和今天的6月3日一样吗?”“那现在已经九点了,今天的九点和昨天的九点一样吗?”利用幼儿熟悉的生日和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不可逆,引导幼儿珍惜时间。

  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活动最后,我出示明明前一天晚上睡觉的图片,提问:明明是几点睡觉的?请幼儿说一说,并引导幼儿要早睡早起,不迟到,争取将来做一名遵守时间的小学生。

  活动延伸:幼儿记录自己的作息时间,巩固对整点的认识,逐渐建立时间概念。同时在记录中发现不只是有整点时间,引发对半点的认识,并探究时间长短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七、说效果

  最后,我来说一说本次活动的效果。

  本次活动环节清晰,层层递进,抓住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结合了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实际需要。

  在活动中通过在操作、体验中感知钟表的奥秘,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同时活动过程中还运用了游戏的形式,让活动更加丰富有趣。在游戏中巩固了活动的重点,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

  当然,在活动中,还有一些不足我应更加注重数学活动的严谨性,完善教师的指导语和小结语,为总结提升幼儿的经验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您的聆听!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29444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