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3)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感受活动丰富多彩,体会活动的重要性及各种活动给学校和学生带来的荣誉。

  2、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采访和网上自主学习了解学校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给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己参加活动的亲身感受和对学校活动的了解,感受学校生活是幸福的、温暖的、快乐的。从而渗透在史小学习的骄傲、自豪之情。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及目的,使学生产生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更多的了解一些没有参加过的活动,并产生要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也为学校争光之情。

  教材分析:《爱我们的学校》从3个方面感受学校,(发展规模、学校活动、爱老师),之前通过采访调查对学校发展规模有了了解,本节课是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从而产生自豪之情,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种类不一样,目的不一样,级别不一样,有的同学参加过,有的同学还没能参加,那要以什么形式展现呢?还要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的实践性和活动性,并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通过不断试讲反思,查阅学校保留下来的大量资料,将学校开展的活动进行了分类,一类是学生平时在学校经常参加的,如兴趣小组,同学们已经有了亲身的感受,那就让学生多说,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尤其是,班内的小记者将同学们参加的各种活动用照片记录下来,并编辑成视频小片,伴着轻快的音乐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自豪的起立并介绍时,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了,好像把他们带到了兴趣小组活动中,此时课堂都沉浸在快乐的气氛中。

  还有一类是特殊活动,有的同学没有机会参加没有接触过,学生不了解自然说不出来更体会不到活动的重要性,光靠老师讲解,自然也会枯燥无味,面对这个困难,我安排了网上自主学习了解更多的学校活动的环节,我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搜集的活动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接待外国最高元首官员、接待我国最高领导、学校各团体出访参赛、外国学校来我校交流访问),配有相应的照片和文字说明,做成了网页,供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他们可以上网也可以现场采访学校组织活动的老师,了解所感兴趣的内容,从多角度了解学校开展这么多活动是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兴趣,获得了荣誉也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当这些他们不曾参加过的大量的学校活动通过网页充实而精彩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纷纷表示非常羡慕佩服参加活动的同学自己也要为学校添荣誉。尤其有一名男同学,在看完学校活动网页后情不自禁的对参加活动的学生竖起了大拇指,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我及时进行鼓励并引导他阐述自己观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所以在这个活动安排上,我紧紧围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授予学生,以自己的眼发现、自己的手找寻、自己的脑辨析,但老师要起到引导作用,给他们一定的范围,从而学生才真正摆脱教材和教师的束缚,自主地拥有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

  整节课通过课件中图片视频的展示、音乐烘托气氛、上网查找、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扩大知识量,还落实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实践性和活动性即《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同学们感受到学校生活快乐、幸福、温暖,从而感受在史小学习的自豪,更体会到活动的背后,是老师们无私的付出,同学们的努力,家长的支持作为依靠,这也为《爱我们的学校》第三方面爱老师做好了铺垫。

  面对新课程新课改的种种新理念,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自然会产生许多新的困惑,让这门课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是我不断实践和研究的课题,本节课让网络教学进入课堂,很好的解决了我的困惑,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师生可以直观教与学,创设情景,使知识从抽象到具体,从静态转化为动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样,给学生的印象会深刻,拉近学生与课本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语文6号,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散文《老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部分来阐述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第一部分: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老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用的是平实的语言,但作者笔下的老王带给我们的震撼却像风暴一样强烈。老王一辈子孤苦伶仃,一生凄凉,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他心地善良。讲感情,知恩图报,即使在文革那样不正常的年代,精神上也没有受到任何污染,能尊重遭遇不幸的作者夫妇,正是这样,不幸的他赢得了作者及家人的同情尊重。本文通过记叙作者与车夫交往的经历,既写出了老王生活的苦,老王内心的善,也体现出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内心的悲酸,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不失为一篇培养学生爱心,同情心的佳作。

2、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老王》是编排在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关注身边的人。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3、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的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在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中,增强知识点的删选能力,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练,思想认识得到提高。

  (2)深入探究: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4、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本文感情真挚,把“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身边的人,关注、关爱他人。”定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对正在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八年级学生很有现实意义。

5、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二部分:说学法

1、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特点是思想活跃,好冲动,有叛逆性,而且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宠爱,因此许多同学只知道一味地接受“爱”,而不懂得如何感谢爱,更别说去回报爱了。像本文中老王这样的社会弱者,许多学生不了解,更谈不上关心,再加上本文特有的社会背景,深刻的思想意义,都是学生难以理解的。

2、 学法指导

  教与学是相长的,为了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法方面我采用“导—思—点拨—练”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的感情,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积累、运用,加强语言基础,指导学生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具体写作中去,提高语文水平。

第三部分:说教法

  我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张扬师生个性,突出学生主体,重视学生感受,强调阅读品味,渗透学法指导,实行合作探究,加强能力培养。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2、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的体会,解决本文重点;

  3、同时采用朗读、讨论、质疑、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此外,我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部分:说教学程序

  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我准备按以下9个环节展开课堂教学。

  环节1 课前屏幕展示“教学目标”,预计用时3分钟

  (这一设计,从教的方面来说,它具有“导向作用”,让学生掌握教学要求,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从学的方面来说,它具有“激励作用”,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环节2 歌声导入并引题,预计用时5分钟

  进场导入:苏芮的《奉献》——长路奉献给远方 玫瑰奉献给爱情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爱的人 白云奉献给草场 江河奉献给海洋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朋友

  (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一进教室,便能进入音乐所营造的气氛中,为进入主题作为铺垫)

  教学导入:以20xx年伦敦奥运会获金牌的运动员的相关情况入手。

  教师结语:生活中人们总是对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地关注,但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你是否也曾关注过身边的普通人?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家杨绛曾经关注过一个车夫,为他写下了散文《老王》。

  (设计说明:以一组反差相当大的图片进行对比导入课堂教学,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进入教师设置的情景中来,为下面的教学打好情感基础。)

  环节3 “走近老王”,预计用时2分钟

  面对陌生的老王,我们有那么多的揣测和关切,现在我们就循着杨绛的笔墨,一起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

  (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以学生阅读心理为切口,激活阅读思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

  环节4 “评说老王”,预计用时5分钟

  讨论老王的品质,说说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用“老王是一个——的人,表现在——。”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说说“我们”一家人是怎么做的?

  (设计说明:在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体现教学重点。)

  环节5:怀念老王,预计用时2分钟

  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她为什么能这样想?

  (设计说明:进一步理会作者隐含在内的深沉的感情,也一进陶冶自己的情操。) 环节6 关注“老王”,预计用时13分钟

  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老王”一样遭遇的人,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别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以一组新时代老王的照片为参考依据)

  (设计说明:“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关心身边的弱者,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净化思想。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环节7 拓展延伸,预计用时10分钟

  造句: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 ;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 ;

  假如我是一颗星,就为他人 ;

  假如我是一片云, ;

  假如我是一棵树, ;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

  (设计说明:通过造句的形式,把感情进一步深化,并拓展,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净化学生的感情)

  环节8 迁移练习设计,预计用时3分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为此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让学生借鉴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用一段话写写自己身边的平凡人。通过此练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设计说明:通过以上练习,学生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获得了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相长。)

  环节9 教师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我采用我常用的做法:伴着悠扬的音乐,教师作小结。我的结语是这样设计的:爱是人间的春风,是生命的源泉。人人奉献一点爱,人世间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让我们行动起来,献出爱心,构建和谐中国。

  教师结语一结束,立刻响起《爱的奉献》这首歌曲,让学生一起高唱,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五部分:说板书设计

  老 王

  杨绛

  平等观念

  善——我一家 关爱 老王:苦:生活凄苦

  善:心地善良

  人道主义

  (这个板书设计既概括了课堂教学步骤,又概括人物特点,清晰准确。)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3470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