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诗歌语言炼字类新解及试题(2)

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练习13】(2005年辽宁卷)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维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问: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案一:我以为应有比犹有更好。(步骤一 表明看法) 应有是应该有而未必有。写出诗人渴望寻找旧影的心绪。(步骤二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应有,主观上有必然判断,表明诗人寻觅旧迹旧影时既有希望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可能有寻而未果的不甘,二字蕴含丰富,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步骤三 步骤四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答案二:我以为犹有比应有更好。(步骤一 表明看法) 犹有意思是还有,眼前实实在在的存在。(步骤二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犹有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竟还保存到现在,说明此地人客罕至,偏僻与荒寂。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三 步骤四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练习14】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唐)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这两个字确实用得传神。(步骤一 表明看法) 系是挽住,牵着。(步骤二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般般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步骤三 步骤四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练习15】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前人谢榛评此诗说:涌字尤奇。其实前一垂字亦奇,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垂涌二字的精妙。

  答:垂涌二字确是用得精妙。(步骤一:表明看法) 垂,低,低垂,星星紧贴地平线。涌,翻滚,涌动。月照大江,月光随影涌动。(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垂涌二字描写星星低垂于广阔原野,月光下江流涌动着的景象,这种阔大的景象恰与危樯独夜舟之独、天地一沙鸥之一情景交融。(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阔大的景象之下是一个极其渺小的自我,居无定所,浪迹天涯,突出了被广阔时空所挤压的诗人飘泊无依孤苦忧惧的形象。(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答题提示:诗学是人学,诗词最终要抒写的也是人的形象、人的情怀。我们读诗,就是要读出诗后的人来。

  【练习16】 溪居即事 崔道融(唐)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问: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疑急二字用得传神,为什么?

  答:疑急二字用得确是传神。(步骤一:表明看法)疑,怀疑,大人本不疑,小孩才疑。急,急忙,扣住小童的思维特点来写,很有情趣。(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很是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了回去,急急忙忙地解脱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客。(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十分传神。诗人成功地描写了一个热情、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练习17】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问:这首诗第三、四句中的旷低清近几个字用得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旷低清近几个字确用得精妙。(步骤一:表明看法) 旷,空旷,空阔。低,比低。清,澄澈。近,紧挨着,相隔距离短。(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日暮时刻,旷野苍茫,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的近。(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诗人满怀愁绪,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练习18】 早梅 齐己(唐)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问:齐己是唐代诗僧。曾携诗卷谒郑谷,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不觉投拜曰:我一字师也。这就是著名的一字师的故事,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郑谷将数改为一之精妙所在。

  答:改数为一确实精妙。(步骤一: 表明看法)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而这一枝报春,先于众梅,更突出早开之梅之不寻常。一枝与题目更切合。所以,这改动的一字看似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步骤二、步骤三: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这不是数量的多寡,而是意境的高下。改诗更能突出观察之细腻和对春天的渴望。(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练习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2006年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答案】不同意。(步骤一:表明看法) 敌字在诗中的意思是承受。(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家书远来、回归家园都是杳邈难期的梦。梦醒时分,只有空荡的床榻陪着自己面对寂寥凄寒的秋夜。(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对字不能体现出这种无法承受的凄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223821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