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如何提高小学的作文水平

如何提高小学的作文水平

  如何提高小学的语文作文水平

  一、进行作文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

  针对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

  (1)只定范围不命题。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做到让学生想说就说,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

  (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

  (3)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强调作文内容要新颖,独特。

  如在学雷锋、做好事的写作中,学生不会只限于扶老人过马路,在路上捡到钱等等,这些老掉牙的题材。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二、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活,丰富写作材料

1、作文教学要走出课堂。

  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纪录下来,也许就是以后习作时又一个很好的素材,不然也许就是过眼烟云,等到作文时,哪怕你搜遍记忆的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点相关的内容。

  如:在习作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爱??》,这是源于生活的半命题作文,可以写物、写景、写人等,只要自己喜欢,什么都可以写,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写《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很有千篇一律之感。但经老师点拨后,展开合理想象,创作灵感应运而生,学生的习作思路就大不一样了。有一个学生写《我爱白色》,他写到了白色的和平鸽,又写到了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联想到了白色代表了纯洁。整篇文章既流露出大胆的想象,又非常符合实际。

2、开启“词句百宝箱”。

  积累了生活经验,有了作文的题材,还得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们一到这个世界,他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作文也是如此。因此,让学生准备“词句百宝箱”,把平时阅读中看到的一些优美的词句“储存”起来,时常诵读,作文时能活学活用,便使作文锦上添花。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还指导出手抄报,开展手抄报展评活动。让学生背一些优美语段,加强多读、熟读、背诵的训练。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接触的人,体会到的甘苦记下来,养成及时整理材料的习惯。还有教师提供词句;在学生说话中提炼词句。

三、指导要从细处入手、点滴抓起

  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然而,由于小学生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观察不细致,认识不深刻,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例如作文习作《我第一次学会了 》,要求学生选择一项自己真正学会什么事,必要时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认真的再做一次,然后再按顺序把这件事写具体。但这次习作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写得不够理想,这显然是学生懂得做了,但不知道如何用语文表达出来,有的是对生活观察不够仔细。因此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积累经验,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这要在平日里多下功夫,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提高认识。平时,如果我们很注意教给学生仔细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水平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才会为此痴迷,乐此不疲。游戏总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写作文,学生没有什么思路,写几句就词穷了。针对此种情况,我在写作文前让学生了解作文的要求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游戏体验,如“贴鼻子”,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观众的表情、动作,贴鼻子人的可笑动作及自己贴时的心理,然后让学生把活动的经过写下来。由于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因此作文写得妙趣横生、富有真情实感。

二、引导学生重视观察实践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重要的是善于观察、实践。如,在写小动物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或由家长带领学生去动物园观察所写动物的外形(可按从上到下或从前往后的顺序观察)、活动情况,还可以采访饲养员,了解动物的饮食、生活习性。也可以提前几个月让学生饲养一种小动物,让学生在每天与小动物的朝夕相处中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与小动物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真情流露,才会打动人。在写人物时,教师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可以先观察或相处一段时间,观察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人物的特点,选取典型事例表述人物的性格,让人有一种未见其面、先了解其人的感受。

三、结合经典课文进行仿写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可见,仿写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炎热的.夏日》之后,我让学生学习本文的谋篇布局格式,整篇总分总,每段先总后分的写法来写春天、秋天、冬天,同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句更加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写起来就会感到很轻松,写出的文章也较成型,使学生感到写作文并不可怕,从而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

四、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精彩片段

  现在很多学生出现这样一种状况,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只是内心有一种感受――美,但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这就是典型的缺少美词佳句的积累。因此,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至关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积累。”因此我让学生准备摘抄本,老师引导学生积累。在学习语文课文时,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有哪些词语或句子用得好,好在哪里,然后在课内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积累在摘抄本上,背下来。平时也向学生推荐适合的书目阅读,每周固定时间交流读书体会和检查积累的好词佳句情况,并结合看谁积累得多的评比活动给予鼓励。

五、引导学生多说、多写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素材和练笔的最佳途径。可以写当天发生的趣事、学到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对某件事的看法、自己一天的收获,也可以记录自己的烦恼、喜悦、悲痛之情。教师及时批改点评,鼓励学生养成习惯。慢慢地学生不写就会觉得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得不到宣泄和表达,不吐不快,从而爱上写作,欲罢不能。

  除此之外,我还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讲述新闻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自命题和半命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笔,尝试写不同题材的文章。在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的反复修改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yijianlingwogandongdeshi/35172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