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县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一: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县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围绕“以加强应用推广为主线,以资源共享为核心,以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的工作方针,以南郑县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契机,大力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为教育均衡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学校教育的规范化。

二、主要工作目标

  1、硬件建设

  管理使用好所有班级“班班通”(电视机或投影、笔记本电脑、数字展台)、各处室和所有办公室电脑,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2、软件建设

  (1)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2)购置必要的网络管理、教学应用软件,以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3)建立学校网页、教师博客、班级QQ群,加强网络教研及学生管理。

  (4)建立“校讯通”,创新家校沟通渠道。

  3、队伍建设

  (1)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提高教师驾驭信息化的水平。开展课件制作比赛,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电子作品比赛。

  (2)以活动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坚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优秀课件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应用能力。

  4、课题研究

  积极参与县、市、省级科研课题申报,教育信息化应用取得优异成果。

三、具体措施

  以校园网建设和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为重点,打造学校信息化、数字化教育品牌。

  一是开全开足信息技术课程,建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质量。

  二是不断更新资源,按时完成电教中心安排的第三阶段资源八年级地理资源的整合工作;

  三是加强教师使用班班通等现代教学设备的培训,要求教师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进行教学,并通过考核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强制推广使用,提高使用率,进一步丰富我校的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手段;

  四是大力加强信息技术的科学研究,探索网络环境、班班通设备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是实施“活动带动战略”,突出抓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制作活动大赛教育与实践活动等创新活动,强化特长生和名生培养。

篇二: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围绕县信息中心关于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我校信息化工作推进与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信息化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认真贯彻区信息中心工作要求,以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立足本校的实际,以服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为中心,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能力,推动我校信息化建设。把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的工程,把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把培养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在现有的基础上加紧工作,使我校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再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在加大专项经费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按照上级标准配置到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于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越来越凸现出其重要作用。

  学校建立并完善了校园网,网站资源比较丰富,应用效益明显。校园网的资源和功能不断丰富,保持每天更新,内容不断丰富。教师能主动地借用网络平台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在教育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学校管理能借助校园网进行高效管理。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在逐渐提升。

三、工作目标

  1.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方面:目前我校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一套(电脑7台,);多媒体电教室1个;教师办公室电脑5台;校园网自建立以来不断完善和加强。

  2.信息化建设管理方面:校长亲自抓,教导处组织,各部门分头实施,责任到人,全面完善我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方面: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培养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广大教师具有信息化的意识。我校要求教师,会熟练操作计算机,会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源,会用计算机管理学生成绩,会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初步开展网络条件下教学模式的探究。

  4.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发动教师积极制作课件和使用教学课件,依托县电教中心和教育资源库及时提供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5.信息技术方面:我校对个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教师上好每节信息技术课,同时积极开展学生计算机运用,使学生学会熟练地操作电脑,学会上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篇三: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一、前言

  为了贯彻上级关于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精神,落实县教育局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建设的总体目标,针对我校信息化应用的实际情况,通过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探索与实践,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提高师生信息化应用的素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提升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的制定此实施方案。

二、学校现状分析

  首先从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应用情况、师资水平、学生信息化应用情况、学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应用特色等六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工作项目并具体解决问题。

  1、信息化基础设施。

  学校总共有8个教学班,每个教室需要配备多媒体设备一套,能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学校现有一个计算机房,共35台学生用电脑,配置时间都在八年以上,但大部分电脑配置较低,需更新换代;学校配有多媒体专用教室一间,学校专任教师需要没人配置一台计算机,才能开展网上校本教研活动。学校还没有专人对学校网站以及硬件设施维护(兼职),学校配有一台服务器,一部照相机(可用于拍摄);办公室能直接上网只有三台电脑;但在校学生家庭电脑配置率为5%,能上网的机率极低。 学校还没有校园网站,一少部分教师会上网浏览或下载各类教育教学资源,10%的教师会上网。

  2、数字资源应用情况。

  学校在信息化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上进一步倾斜,已购买一部分教学用光盘和软件,添置教学用设备器材,教育教学资源库逐步充实,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还不高,校外教育资源库不善于利用,教师之间缺乏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比较缺乏,目前相当部分的教师都是依靠自己搜索或制作课件来进行课堂教学,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师资水平。

  学校共有教师44人,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25人,中学二级教师7人,中学三级教师4人,工人3人。学校专任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如:教师会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上网查找教学资料,制作基本的教学课件(如PPT)等;只有几个教师分教师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各种活动,并逐步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专业、团队的引导,学科整合难以产生持续和优质的实质性效果。学校信息化教学和管理的课题研究比较缺乏,有待专家的引导并付诸实施。

  4、学生信息化情况。

  学校三个年片学生通过课程《信息科技》教学,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交流的平台、但由于学校处于农村地区,学生放学之后信息化应用环境不够理想,家庭电脑拥有率约5%。

  5、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根据上述情况,初步制定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高部分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部分骨干教师的学科科研能力;拓宽数字资源来源渠道,能基本满足教师课堂教学的需求;优化学生信息化应用环境,开展学校信息化活动,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开展各类信息化校本研修活动,形成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特点;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助推学校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104546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