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与朱元思书教案参考及同步练习(3)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③ 虽说是从流飘荡,但并非毫无目的,总写部分的最后一句点明了舟行的路线,表明作者是溯江而上【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春江上游】,并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来概括富春江这一段游程的特点,极尽其赞叹、倾倒之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本文的文眼,统领全篇,后面的全部文字由此引发。

  4. 作者是如何进一步展开描写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奇丽山水的呢?

  下面让我们通过完成表格来分析分写部分(即§2、§3)。

  总写 分写

  山/水特点 表达 方式 描写

  角度

  表现手法(修辞方法)

  异 水 §2

  水皆见底。 游鱼无碍。 清(静态) 描 写 视 觉 正面、侧面 描写相结合

  夸张、对比 动静变化 描写结合 形成对比

  急湍若奔。 急(动态)

  对比、比喻

  奇 山 §3 夹岸成峰。

  高、奇 描 写 视觉 运用想象,化静为动, 拟人

  虚 实 结 合

  泉水无绝。 听觉 以闹写静,对偶、排比 鸢飞忘反。

  抒情 议论 产生联想,以抒心志, 排比、对比 横柯见日。

  描写 视觉 补充渲染,以景结情

  表格补充说明:

  (1)§2分两个层次极力描写富春江水的不同形态,说明水之异。

  A. 第一层写水的静态,突出江水的清澈和深邃。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正面描写水的清和深;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通过具体事物,用动静结合的画面从侧面体现水的清。

  ②此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是相辅相成的,惟有水清和水静,才能知道水深,才能看到游鱼细石;水中游鱼,水底细石,历历可见,水之清澈亦不言而喻。

  B. 第二层写水的动态,突出江水的湍急。 通过对比和比喻的修辞,表现了江水迅急奔腾的气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60072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