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与朱元思书教案参考及同步练习(4)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C. 这一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反映出江水动静变化的不同形态,而且全面展示了富春江水的特色【水势多变:有的地方江面开阔,江岸平缓;有的地方江面狭窄,江岸陡峭】,体现了江上风光的丰富多彩。

  D. (从写作技巧上讲,这样写能显示出作者感情色彩的变化、场面气氛的变化和文章节奏的变化。)

  (2)§3分四个层次极力描写两岸群山和山中景物,说明山之奇。

  A. 第一层写仰视所见的山势之高、之奇。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耐寒的树木,可见山色之青葱;舟行江上,山形随着远近正侧的位置不同而变化多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仿佛是活动的,因而】作者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了它们生命的活力、非凡的气势。

  B. 第二层分写群峰中的泉水、百鸟、鸣蝉、山猿。

  ① 作者转换角度,从视觉感受写山之奇奇妙的音乐世界。

  ② 作者这样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实际上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 ③ (工整的骈语本身具有的语言形式的韵律美,更加强了所描写音响的天然韵律美。)

  C. 第三层写作者通过沿江见闻而产生的联想,抒发了自己的心志。

  ① 作者触景生情,由观赏山水之美联想到关于仕途进退的人生态度的变化,认为优美的山水,足以使热心世务、启盼仕途腾达的人也产生隐居之想。

  ② 这一层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

  ③ 前面极力描写山水景物之美,为这里的抒情(虚写)作了铺垫,提供了依据;这里的虚写通过说明大自然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又进一步烘托出前面所写的山水的诱人魅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60072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