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冰心作品的女性意识和艺术特色(8)

冰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冰心散文创作更留下她的心迹。抒情主人公“我”绵延不断地出现。自赴美留学后,“我”常常充当记忆女神,在思国怀乡、想亲念友中回顾往事。直到《生命从八十岁开始》,“我”依然在回忆和思量中把前前后后、方方面面的人和事挖掘出来,由童年开始,进一步梳理生命历程中积累下来的生活与情感。冰心首创的同题散文《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去青龙桥》、《二去青龙桥》、《三去青龙桥》,把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各种情性,自然地涌动于纸上,给人以可寻之轨迹。倘若把冰心散文经过一定的排列组合,就能连缀成她一部“淡泊心志,宁静致远”的心灵史,一部心灵的“自传”。当然,其间也有缺憾,即她对反右斗争时期在特定境遇中的苦楚心态,不曾有文字记述,以致形成一个“断层”。?

  在诗歌中,冰心的“自我”尤为心灵化。比如《繁星》和《春水》就总是捕捉住瞬间的感受和思索,表达心灵上某些带哲理性的思考。冰心在小说《最后的使者》中说过,诗人的使命在于“泄尽了宇宙的秘密,写尽了人类的深思”。当然,她难以完成这个谁也无法单独完成的使命,但她确实衔接并带动了“以诗说理”的风气(朱自清语),以诗意的情思呈现自己独特的心曲和玄想。解放前的诗,大多凝炼而含蓄地抒发“自我”。解放后的诗,深层的“自我”消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诗篇也就不很多了。

  其二,冰心基于时代与自身气质的变化,创作风格相应变化,前期呈温柔伤感情调,中、后期呈清朗秀逸风貌。

  1921年12月,冰心在《诗的女神》中这样描绘她所向往的“缪斯”:“看啊,是这般的: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是她创作高峰时期艺术风格最真实而贴切的写照。是“爱的哲学”使冰心沉溺在温柔恬美细婉的感情之中,“使她的笔底有了像温泉水似的柔情”(郁达夫语)。她的母爱作品,其赞词“不绝如缕,乙乙欲抽”,至情至美,感人肺腑。她的问题小说,对问题的解决,所开药方不外乎“教育”、“调解”、“改良”之类,与“暴力”、“残酷斗争”等无缘;她笔下人物形象,除了慈祥的母亲,温柔的姊姊和可爱的弟弟外,“军人”形象,“父亲”形象也同样充满人情味,如“父亲”形象集威严、慈爱、勇敢、深情于一身,一派男性柔情。而对大自然的渲染,作者既将它作为造化杰作,又加以人格化,再点染上素净淡雅的笔墨,雅澹温柔之态令人倾倒。此外,冰心作品的抒情氛围也致使温柔色彩增强,除抒情诗本身自具抒情性外,小说、散文中亲昵恳切、娓娓而谈的叙述语调、主人公委婉有致的抒情独白,都使作品蒙上脉脉含情的温柔之色。?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ngxin/29303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