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毕淑敏的中国式救赎(4)

毕淑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前高原女兵毕淑敏面对的是一个方方面面都有问题的现代心理溃疡。“所有的人都焦躁,都烦闷,都忿忿然,都觉得也不知道谁亏待了自己。你自己都不知道你要什么,所以你得到什么你都不满足。”毕淑敏认为这是所有心理疾病的根源。她几乎跟所有的来访者谈论,你究竟要什么?而每次问到这个问题,大家都愣住了。毕淑敏冷静地剖析根源,对于年长者,“当年没有改革开放,你的人生目标都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就没有人去考虑过自己要怎么活着?没有个人的目标。”而对于年轻人,虽然物质的目标明确,但身处多元价值观的时代,剧烈的社会反差更容易产生心理创伤。毕淑敏的解决之道就是提示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抬头眺望远方最终的目标。“我和他们讨论人生啊、哲学啊这些和具体问题有些距离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搞不清具体问题怎么做的人几乎没有,他只是被各种各样的观念绊住了。”

  也不乏极端的案例。毕淑敏后来就自己的一些复杂的来访者案例向导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林孟平请教。导师都出乎意料,她认为大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复杂深度,比起香港和美国都不逊色,甚至更为严重。虽然这其中不乏中国内地人内向的因素,不到积重难返的时候不会去看心理医生。毕淑敏的幸运在于,与其他的心理咨询师相比,来访者有足够的公开信息对她进行研究,一开始就能够进入彼此信任的阶段,而毕淑敏的压力也恰恰源于来访者的偶像情结。毕淑敏表示,作为心理师是非常容易被人崇拜的,而她的来访者往往还加上了对文学的崇拜,对作家的崇拜。也许有的心理师可能会很享受这个过程,但毕淑敏知道按照严格的专业要求,要对此很警惕。来访者也许会说――我真的是特别特别喜欢你。我可以不可以以后还给你打电话?毕淑敏认为心理医生要恪守原则,作为咨询师是不能够和来访者在私下里有交流的,除非是来访者遭遇到特别大的危险,紧急呼救。有的来访者希望可以给毕淑敏照一张像,困惑的时候可以看看。毕淑敏耐心解释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看到一个人的照片就有力量。她巧妙地将来访者的崇拜化为了药引,“你为什么这么容易崇拜一个人,无条件景仰,丧失自我?这也很容易探讨到他成长的经历里去。”毕淑敏说,考虑到为来访者节约费用,自己常常是力求较快地推进疗程,疗效相对也较快。不过她也有一点点内疚,因为进度快了强度会比较大,挑战会比较大,来访者有时会有比较剧烈的情绪反应。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shumin/30747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