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郭沫若:为曹操翻案(4)

郭沫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有了青州兵,有了屯田措施,这在曹操说来就具有了“足食足兵”的基础,所以他能够逐步打败和消灭那些吃桑椹、吃螺、吃人肉的郡国之师,把陶谦、吕布、袁绍、袁术等都逐步扫荡了。那些可以“无敌自破”的军队遇到了这样的劲敌,当然是只好失败的。

  有人说曹操是强宗豪右的代表,但从史料上看来并不是那样。他虽然是大地主出身,但却反对当时的强宗豪右。别的不多事征引,单举一例吧。例如建安九年(204年)他把袁绍破灭了,九月就下令“重豪强兼并之法”,使河北人民无出当年的租赋,人民都高兴。“魏书”记载了他的令文: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人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耶?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魏志·武帝纪注引)。据此看来,曹操是很能够体贴民情,而收揽人心的。收揽人心并不是坏事,比“豪右辜榷”(垄断之意)、屠民以逞的好得多。所以要说曹操是豪右的代表,或者结纳豪右以扩张自己的权势,我看是和史实不符的。当然,他生在一千七八百年前,我们也不能希望他脱离封建意识。但他曾经和工人一道打刀,为当时的知识分子所非难(见“太平御览”346);他对于“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武帝纪”注引“魏书”);看来,他倒能和所谓下层群众相接触,是同等重视劳力与劳心的人。事实上他能够恢复封建制度下的生产秩序,把人民被奴役的情况扭回过来,从历史发展过程上来说,在当时倒是进步的事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omoruo/32915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