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谈历史故事类课文的味道论文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材中有不少历史故事类课文。从其内容来看,大多摘自或者改编于相关名著史料,具有浓浓的历史味道;但从学生实际来看,却远离学生生活,因而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遵循学生的实际与语文教学的规律,也要走近历史,探索历史故事类文本特有的教学策略,嚼出其特有的味道。

一、触摸真实,嚼出历史的味道

  相比历史课的严谨,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历史故事类课文,文学色彩较浓,多少带有一点“戏说”成分。如果按此让学生去理解真实的历史,必然会“谬之千里”,但把历史全抛开也不现实,毕竟对于历史故事类课文来说,大多遵循一个特点,即“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换句话说,多少还有点历史味道。况且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历史故事去感知历史,是一条最主要的途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资料拓展的形式,引导学生走近“真实的历史”,以便让学生嚼出历史的味道。比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由于学生对司马迁乃至当时社会情况了解不多,因而对他因受“宫刑”而悲愤欲死的心情很难理解。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先让学生大概了解司马迁这个历史人物,以及其著作《史记》,引导学生去触摸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物,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他们与文本人物的对话,进而让他们理解司马迁为何要“发愤”。

二、品析言语,嚼出语文的味道

  阅读指向习作。历史故事类课文,是学生写人记事类习作最好的范例。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故事的同时,也应以“史”为“鉴”。这里借鉴的不是内容,而是习作技巧、言语表达等。对于同一篇文章来说,从词语表达到构段谋篇,值得借鉴的内容太多,如果全面铺开,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对此最好的方式应结合学段习作目标,结合课堂需要与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比如《三顾茅庐》这一文,从其叙事要素来看,情节发展是故事的重点,也是学生关注的重点。但不少学生只关注内容,而忽略了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事”来“鉴”叙,以便有效提升四年级学生构段谋篇的能力。以“三顾茅庐”中的“三”为例,这里应指“三次”,但文本中却重点叙述了第三次,将第一、第二两次一笔带过。因而在习作指导中,教师也应以此为例,指导学生在叙事中突出重点,略写次要内容,以便让学生的习作在布局上更完整、更合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62988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