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论文(3)

陶渊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

  陶渊明又是怎样对待教育子女的呢?从《与子俨等疏》中知道他有五个儿子,在29岁的时候写了《命子》诗,是他初为人父的作品。通过列数陶家的列祖列宗的悠久历史和显赫业绩,赞扬了陶门家学渊源与功德勋业,从而寄托了对自己下一代的期望,鼓励其继承陶氏家门、光耀家门的用心。诗的后半部分很重要,既展示了陶渊明喜悦与担心并存,希望和忧虑同在的复杂心态,也表露了陶渊明对儿子前途的预想和设计:

  顾惭华鬓,负影只立。三千之罪,无后为急。我诚念哉,呱闻尔泣。卜云嘉曰,占亦良时。名汝曰俨,字汝求思。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伋,庶出企而。厉夜生子,邃而求火。既见其生,实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无假。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命子》)

  这里仅引用此诗的后半部分,我们从诗中能见其对陶门祖上遗风的强调和对自己子女教育的关切。最初得子的喜悦和对下一代的殷切期待都在《命子》诗中的敞露无遗。陶渊明给儿子取名为俨,字求思,很有深切用意。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象孔伋那样有所成就和作为。

  陶渊明希望自己的儿子象子思一样有出息,所谓“求思”,当然是想俨向孔子思看齐,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有所作为和贡献。这不仅反映了陶渊明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秉承陶门家风,更表现了陶渊明对儿子的厚望,象子思一样有所建树,反映了陶渊明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但是儿子是那么的不争气,惹得渊明不高兴,作为人父的他,在教育儿子方面也写过一首《责子》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责子》)

  这是陶渊明41岁归隐之后的作品。诗人对五个儿子不喜欢读书学习(不好纸笔)是有所担心的。大儿子俨(阿舒)已经16岁了,可是对学习总是没有热情,懒惰得振作不起精神;二儿子俟(阿宣)已经15 岁了,可仍然不喜欢读书作文,双胞胎阿雍和阿端也13岁了,但是还不会识数,最小的儿子阿通已经9岁了,一天到晚只知道要零食吃。下一代未来的前途,当然是令人忧虑和担心的。像陶渊明这样达观豁朗的人,也不能不对自己的儿子考虑未来了。

  现世的孤独与历史的永久是陶渊明人生悲剧留给后人的深刻启迪。

  在别人看来,渊明的生活是自在的,但我们仔细读来却感知渊明生活的不快。现实中的渊明是孤独的,没有多少人能够认知他的内心的不悦。能够给予期望的儿子不好好的读书,这也给年迈的诗人沉重的心灵打击。

  对于整个历史来说,渊明只不过是一朵小小浪花而已,但就是这小小浪花却给了沉寂的时代一些崭新的希望,让那个时代的人和以后的人多了感想。他的诗文最好地表现了他的人生,就连明代的杨慎都说陶诗可与国风、楚辞并列为三。这样的永远,对于大家来说不是有深刻的启迪吗?

  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更具有深远的历史社会意义。渊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意味着陶渊明孤独与贫穷。缺少了知己的闲叙和理解,少了亲人(儿子)的对自己心灵的慰藉。后来由于躬耕生活与农民比邻似有些往来,他虽然能与农民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但还是备感自身孤独。随着魏晋以来人的意识的觉醒,陶渊明深入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愈加对生活、生命、人生有着强烈欲求和留恋。虽然有少许的闲适和谐的生活,但背后慢慢的凸现出不和谐,这也正是陶渊明的一种现实与理想的悲哀,一种人文的失落。

  然而从整体上来说,陶渊明又是幸运的,在不幸中找到了幸福。在饱受了战争的摧残和蹂躏后的荆襄九郡,在鄱阳湖的南岸——九江之地,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在那里,他有着闲情逸志,赏花饮酒是他的“平常事”,锄禾晨夕是他的“分内事”。就这样,他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绝佳的山水,绮旎的风光,温醇的气候,淳朴的民风,深厚的文化,孕育了陶渊明的身心,陶冶了他淡泊的襟怀与真朴的禀性,培养和丰富了他崇尚自然与爱好田园的性格。

  参考注释:

  [1] 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P.47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 《晋书·帝纪第五》

  [4] 赵治中.《陶渊明论丛》[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 P.34

  [5] 颜延之.《陶征士诔》

  [6] 冷成今.《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P.130

  [8]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P.22

  [9] 钟优民.《陶渊明论集》[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P.148

  [10] 《河南大学学报》(社哲版)[J]1983 P.148

  [11]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P.101

  [12] 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P.207

  [13] 鲁迅.《隐士》[A].《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P.223

  [14] 《与魏居士书》,《古典文学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中华书局 1962 P.16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taoyuanming/93435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