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汪曾祺的春夏秋冬(2)

汪曾祺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1932年,12岁的汪曾祺小学毕业,考入高邮县立初级中学读书。小学毕业那年暑假,汪曾祺先后跟祖父聘请的张仲陶、韦子廉两位先生学《史记》和桐城派古文,获益匪浅。可以说,桐城派的古文风格影响了汪曾祺终身。

  1935年夏,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取江阴南菁中学读高中。1937年暑假后,日本人攻占了江阴,江北也在危急之中。汪曾祺不得不告别南菁中学,随祖父、父亲到离高邮城稍远的庵赵庄避难。半年后,汪曾祺又在淮安中学、私立扬州中学等校辗转借读。1939年8月,高中毕业的汪曾祺和他的同学一起历尽艰难赶到昆明,报考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最终,汪曾祺顺利考入该校中国文学系。

  西南联大的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相当艰苦,但汪曾祺不以为意。这里荟集了当时国内教育界的精英,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许多人后来成长为知名的专家、学者、权威。中文系的课分必修、选修两种,讲课的都是个性鲜明学有专长的名教授如金岳霖、闻一多、朱自清等等,他们丰富的知识和潇洒不羁的风度令同学们终生难忘。

  汪曾祺读大二时,选修了沈从文先生的写作课。汪曾祺记得第一次听沈先生讲课,沈从文走进教室,面对学生居然紧张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急切中,沈从文转身在黑板上写道:"对不起,请同学们等我五分钟。"大家轻声笑起来,沈从文才慢慢平静,开始讲课。沈从文讲课湘西口音重,声音又低,汪曾祺却极感兴趣。他觉得自己与沈从文心有灵犀一点通,沈先生也从心眼里喜欢上这个聪颖过人的学生。渐渐地,他俩的关系变得非一般师生可比了。沈先生对于学生的习作不厌其烦地修改、评点,发现出色的就推荐到一些报刊发表。沈先生常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说的"耐烦"就是锲而不舍的意思。沈从文由于年轻时常常夜以继日地写作,辛劳过度,落下个流鼻血的病。他的血液凝聚力差,一流起来不易止住,很怕人,有时夜间写作,竟致晕倒在自己的一滩鼻血里。细心的汪曾祺好几次亲眼见到沈先生带有鼻血的手稿,内心受到极大震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zengqi/29801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