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解读现代诗人徐志摩(6)

徐志摩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在徐志摩研究的第一时期内,从总体上把握和研究评述徐诗的理论文章中,写得较有分量、影响较大的是茅盾的《徐志摩论》(注:《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1月版。)、 张露薇的《论诗人徐志摩》(注:载1932年《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15期。) 和穆木天的《徐志摩论》(注:《作家论》,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他们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论点,在此后的徐氏研究中屡屡被引用阐释。

  茅盾的文章是在社会学批评的层面上,以阶级意识对徐志摩作分析和判断的。他借用徐“在梦的轻波里依徊”这一诗句,来概括其诗作的思想内容,尖锐地表达了独到而深刻的见地。他指出:“志摩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其诗作“圆熟的外形,配着淡到几乎没有的内容,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绪,——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喟追求”;他认为徐诗情调的悲哀灰暗,是其思想颓废虚无所致,并不值得同情;他还反驳了徐对自己近年来创作渐趋枯窘是因为生活的平凡和追求诗的艺术技巧的解释,认为徐诗情枯竭的原因的确与生活有关,“但决不是因为生活平凡而是因为他对于眼前的大变动不能了解且不愿去了解”。

  张露薇的文章则对徐诗颓唐消极情绪表示了一定的理解和同情,指出徐诗中确实有世纪末病态,但这是社会黑暗沉重挤压的结果,它反映了诗人厌恶现实而又无力反抗,无奈只得逃避和流入悲哀的痛苦心理。“他的思想是时代的反映,是时代的污,要怪,你也只好怪不可谐的时代”;张文认为在徐的几部诗集中,《翡冷翠的一夜》是最成功的,尤其情诗成就最高,充分显现出诗人飞扬灵动的才情。但徐的爱情诗一味沉迷于缠绵的个人爱恋中,不注重社会的复杂和自己的思想,因而有脱离现实人生的轻浮之嫌。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xuzhimo/3210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