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语言艺术的文化解析(4)

张爱玲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冷静超然、悲悯苍凉的语言风格

  “张爱玲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文人;她是名门之后、贵族小姐,却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的作品语言也如其对生活态度、处世态度一样呈现出华丽俊美的语言景象,但却能使读者体会出冷静超然、悲悯苍凉的味道。《倾》中,她用冷静的、超脱事外的语言平静地向读者讲述一个已经破落的家族的女儿离婚后受兄嫂冷眼奚落,无奈、被迫却又有意地和一个有些放浪而精明的范柳原恋爱的故事,香港的陷落成全了他们。整个故事不夹杂作者一点的直接评论和倾向,好像这个事情与作者自己无关,但是,故事还是深深吸引读者,张爱玲用她特有的“美丽而苍凉的手势”讲述着一个苍凉的故事,故事开始就营造这样的氛围“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结尾依旧是如此。

  “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柳原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

  “她摇摇晃晃走到隔壁房间里去。空房,一间又一间――清空的世界”

  “流苏的屋子里是空的,心里是空的,家里没有置办米粮,因此肚子里也是空的,空穴来风,所以她感受恐怖的袭击分外强烈”

  “流苏拥被坐着,听着那悲凉的风。”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别离,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

  没有乱世中投人革命的政治色彩,有的只是家长里短的小市民的家庭生活,有的只是小人物在大时代环境下的无奈、空虚、感情和和对安全感的追求,充满了悲凉的气氛,然而却也充满了人性,充满了时代生活的真实感。但恰恰也正是如此,才觉得其永恒和耐人寻味。

  这种悲凉的语言风格的形成与张爱玲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文化修养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力等是密不可分的。

  总之,《倾城之恋》小说的语言是冷静机智,苍凉俊美的,是极富个性和魅力的,既有古典小说的韵味,又有现代小说的意识,在现代作家作品中是与众不同的。而造成这些特色的文化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受当时时代历史背景、思想文化背景影响,也受张爱玲家庭文化背景以及她本人生活经历的影响,更有其个人文化素养和对中国语言独特的、敏锐的感受和驾驭能力因素所致。《倾城之恋》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小说领域,也使张爱玲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hangailing/30278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