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藤野先生》是一篇传统经典课文,该文信息容量大,内涵丰富,文章富含感情,下面给大家分享藤野先生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范文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1

  本周在方老师的引领下,与白杨小组的成员们一起透过《藤野先生》和《背影》来展开对“读写结合”的研讨。我透过《藤野先生》的教授表达了对“读写结合”的思考,课毕,内心长久的处于泥潭之中,仿佛魂魄被抽出一般,这堂课没上好!比较几位老师的课后,特对自己的课进行以下反思,以促进专业技能的成长:

  1、“读写结合”重在解读文本,文本理解透彻,写也能迎刃而解。鲁迅先生曾说过每一篇文章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写”,所以若能读懂文章,明白了“写什么”方能自然的过渡到“怎么写”。若能将每一篇文章作为一个范本,解决好“怎么写”,“读写结合”也就能水到渠成的实现了。对于《藤野先生》,备课期间教师自认为鲁迅在写什么已了然于心了。文章以我在日本的经历为线索,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感激,与其说“我”在回忆藤野先生,不如说“我”在回忆自己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含蓄的表达了当时的处境、心理和转变。理解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激,藤野先生在我心中的至高地位,就要从理解鲁迅的处境和内心入手,感受这位老师在一个青年最无助最彷徨时出现,这份超越民族的关爱对他成长时莫大作用,方能理解那份没齿难忘的情感。但文章“怎么写”,从教学中透射出教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是不明晰的。教师将与藤野先生无关的内容统称为“闲笔”,这样的提法无可厚非,但为什么要用闲笔,何处应设置闲笔,在课堂教学中并未涉及,所以学生对这一概念实质是很模糊的。究其原因,教师对文章的行文脉络总体把握是不清晰的,所以在讲授时板块虽然清晰,但思路却是混乱的,导致文本的结构被割裂,学生对文本思路的理解也就不明晰,所以“怎么写”也就不明晰,教学目标就无法很好的实现。而董安琪老师,先引领学生概括总结写藤野先生的几件事,再引领学生总结与藤野先生无关的几件事,这几件事都在写什么,思考这些事对表现藤野先生有什么好处?最后总结写人记事可以在写人时融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教学思路清晰,这份清晰来源于教师对文本的把握。相比笔者教学目标能够更好的实现。

  2、追问不等于碎问,追问是为了推动课堂目标的达成,而不是干扰教学目标。听了几位名师的课后,对几位老师的追问留下了深刻印象,猛然发现追问是深入文本,提升学生思维的良好方式。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开始东施效颦,自认为不断的问同一个同学问题就属于追问,直至此次课,在方老师的善意提醒下,我才意识到我所谓的追问只不过是琐碎的预设性极强的问题。之所以是琐碎的,因为这些问题不能紧扣教学目标,虽然一些问题可以深入文本,却与教学目标毫无关系,追问是为了挖掘文本后,回归主问题,达成教学目标,而不是扰乱学生思路,摸不清课堂学习的重点,将教学目标越推越远。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自己的设问,何时问,问什么,也是我提高课堂驾驭能力的一个方向。

  3、真正有效的小切口是学生可以爬上的小台阶,方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当我在设置学习“闲笔”这一教学环节时,自认为切口较小,但实质操作中方发现,小切口是透过一个视角,一扇窗,掌握一种切实的方法,使大多数学生能有能力的提升。而我虽然最后透过文本也对如何写“闲笔”总结了方法,但大多数学生却没能掌握,只有少部分学生在写作中融入了“闲笔”,但这样的功底并不是这节课老师给予的,只不过在老师提供了这样的意识后,开始有意识的应用而已。回顾自己对切口的设置,理论上虽然有提升,但与文本的紧扣性并不强,未能从文本解读中自然的生发,也未让学生形成深入的印象,拔高实现的过分突兀,台阶设置过高,致使许多学生没有迈开步子爬上来。

  而殷老师从《背影》的自然环境的描写的自然之冬,引申到朱自清的家族之冬、事业之冬、生命之冬、时代之冬就会过渡更自然,学生理解也会更加容易,文本解读的厚度和深度也很好的呈现了出来。小切口,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是选哪个切口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藤野先生》我用闲笔作为切口,因为闲笔本身涵盖的信息量较大,一堂课是很难实现的,若能将闲笔的范畴再做缩小,变为如何用好铺垫,也许教学效果会更好。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2

  《藤野先生》是苏教版语文书中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重要文章。我安排了三课时来学习。课文学完了,静下心来回顾整个课堂教学,有收获也有遗憾。

  收获一:我记得以前张丽萍老师说她在教学时,把阅读名著《朝花夕拾》和课文《藤野先生》整合到一起来学习,我试了试,感觉还可以。鲁迅先生写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学生必读书目之一,寒假已布置学生阅读全书。第一课时我重在引导学生回顾《朝花夕拾》这本书的内容,从写作背景,篇目,主要内容到写作目的。先让学生对整本书有个感性认识。然后再由鲁迅先生对要为他出《鲁迅全集》的日本朋友说,希望把《藤野先生》编进去,引出《藤野先生》的教学。这样既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又由面到点,加深了学生对《朝花夕拾》的认识。把《朝花夕拾》和《藤野先生》放一块学,学生会有整体的印象和深刻的认识。

  收获二:写作文是学生最头痛的事,而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也多是千人一面。怎样把课文学习和写作有机地联合起来呢?我试着以《藤野先先》为例,从中析出记叙文写人的技法。让学生精读第6段到第23段,首先说说藤野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能很快概括出来。我把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上:作者是怎么刻画藤野先生个人物形象的?自己先思考,在书上批注,组内讨论交流。学生再次认真读课文,讨论交流后总结出如下几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方法;

  ②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性格;

  ③详略得当;

  ④写真人真事,抒真情。

  我觉得,像这样以课文为例子,从文中析出写作的技法,比泛泛讲授写作技巧更有效。

  遗憾:由于九年级时间紧张,我只是就这一课为例来说。课后想想,学习时把相关学过的写人的文章比如《我的母亲》、《背影》等让学生再回顾一下,是不是会总结的更全面,学生印象更深刻呢?另外,写作技法重在运用,本来我是准备布置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但还是由于时间关系,加上学生作业多,就沒让学生写,比较遗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143153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