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爱好》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教材和学情

  《我的兴趣爱好》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在成长》中的第一课,本单元阐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交往能力的培养,本课则着重于引导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它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丰富知识,提高本领,发展智力,都是有好处的。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锻炼毅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但是,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和心理上的一些变化,三年级学生对接触到的更多新鲜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比较缺乏选择能力,对兴趣爱好的选择还处于从不稳定性向稳定性过渡的阶段。实际生活中,学生真正爱好的活动范围并不广泛,有局限性。所以根据这个现状,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本课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健康的兴趣爱好,如何培养兴趣爱好,以及了解这些兴趣爱好对人成长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确定的。

  认知目标:

  1、知道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2、知道兴趣爱好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活动产生兴趣,并愿意持之以恒地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

  行为目标:

  1、能选择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

  2、能用自己的兴趣爱好为集体服务。

三、教法

  在本课中,我采取一系列适当的方法与手段去引导学生自身去参与、体验、感悟,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意识和情感,才能转化为外在的正确的道德行为。

  1、媒体教学法。

  运用这种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出示直观形象的物品,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故事讨论、案例辨析、爱好展示等环节运用多媒体形、声、色的渲染,还有展示的学生作品,使得学生自然受到吸引,产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意境。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展示给学生的场景是具体的、生动的、直观的,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在课始,采用我校武术班学生练武的一组镜头引出课题,这也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生自然而然会受到感染和启发。在案例辨析中,我创设几个模拟情景,让学生参与角色表演,充当评判,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得到了主动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7889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