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进学解》原文及译文(10)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提示:从“笑”字出发进行概括

  表面上看是对国子先生的讪笑,实际上是对韩愈的高度赞美。

  从四个方面进行赞美。请分条列出。利用这些信息,对韩愈作一简要评价:从中我们也可

  以看出韩愈的遭遇:划出相关的语句并作翻译。

  选译: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头童齿豁,竟死何禆

  三、总结课堂内容:阐述课文中韩愈的言外之意。

  四 布置作业:整理1-2节文言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生找出生字并注音

  杗 桷 欂 栌 侏 儒 椳 扂 楔 纡 牛 溲 卓 荦 繇

  廪 粟 踵 崇 庳 瑕 疵 诘杙 楹 訾 豨 苓

  二、解释重点字词

  1、各得其宜 2、匠氏之工也 3、登明选公

  4、杂进巧拙 5、宰相之方也  6、孟轲好辩,孔道以明

  7、卒老于行 8、大论是弘 9绝类离伦

  10、不繇其统 11、文虽奇而不济于用

  12、犹且月费俸钱 13、岁靡廪粟

  14、踵常途之促促 15、宰臣不见斥

  16、乃分之宜 17、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

  18、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 19、訾医师以昌阳引年

  20、校短量长

  三、实词活用解释

  1、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 2、乘马从徒

  3、踵常途之促促 4、投闲置散

  四、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1、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 2、计班资之崇庳 3、校短量长

  五、辨析句式兼作重点句翻译

  1、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作宾前解)

  2、荀卿守正,大论是弘(作宾前解)

  3、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整句作串讲、让学生自译)

  六、分析课文

  问题设计:

  1、把第三节分为两个层次,用‖标出,并概括每一层内容。(“昔者孟轲”句前)

  讨论明确:第一层:朝廷能够量才而用。

  第二层:孟、荀不遇于时

  2、第一层中,作者采用什么方法说理?

  讨论明确:类比论证法(引导学生作具体的说明)

  3、作者举荀、孟两个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字面上看,高度赞美荀孟二人在艰难中坚守儒学道统的执着精神,并为他们抱不平。

  实际上,作者以孟荀自比,以儒学卫道者自居,宣扬自己坚守儒学道统的功绩,并委婉含

  蓄地抒发了自己“不见信于有司”的愤郁不平之情。

  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四节的内容(讲解时抓住最后一句)

  关键词:不遇于时,份所当然,此为自谦之辞,实乃内心不平。

  5、讨论最后一节,思考,韩愈批评学生在认识上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明确:不考虑自身情况,而单纯地纠缠于俸禄多少,官位高低;盲目指责有司之行。

  七、总结全文:

  全文围绕“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展开,陈述了自己多方面的成就和坎坷遭

  遇,抒发了不遇于时的愤郁不平之情。

  八、作业:

  找出全文中的古今异义词(3—5个)张皇幽眇 作为文章 左氏浮夸

  三年博士 窺陈编以盗窃 指前人之瑕疵

  找出全文中成语写下来(3—5个) 业精于勤 提要钩玄 细大不捐

  焚膏继晷 含英咀华 佶屈聱牙 啼饥号寒 兼收并蓄

  板书设计

  第一层:朝廷能够量才而用(类比)

  辩解

  第二层:孟、荀不遇于时 (举例)

  作用:表层意:赞美

  深层意:自比 愤郁不平

  第四节: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表层意:自谦之辞

  深层意:实乃内心不平

  第五节:批评学生的不足:纠缠俸禄、官位盲目指责有司

【《进学解》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1.关于进学解原文及译文

2.进学解原文及翻译

3.《进学解》原文及翻译

4.进学解原文及翻译答案

5.《进学解》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6.进学解原文及翻译注释

7.山市原文及译文

8.《狼》原文及译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268635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