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贾平凹早期小说中的“《边城》图式”

贾平凹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贾平凹早期多部中长篇小说套用了沈从文的“《边城》图式”,在他的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贾平凹曾自认:“在初写作的时候,孙犁对我影响过,后来是沈从文,是庄子,是苏东坡,是福克纳,是张爱玲。”据我观察,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沈从文。且不说在文化意识、价值取向、审美追求等方面两者的相同处与相似处,单从艺术构思看,贾平凹早期“商州小说”中就有十多部中长篇是对《边城》图式的“复制”。只因他超拔的巧思将这一图式深隐于小说的血肉之中以至于直到今日窥破无人。

  “一老一小”的家庭结构

  《边城》中的老祖父年逾古稀,小孙女情窦初开,一个已是渐次跨出人生轨道,一个则刚刚张目看取人生哀乐。这脆弱的人生两极组成一个残破的家庭,故事便在这一老一小、鳏老孤雏中展开。贾平凹近十部中长篇小说套用了这“祖父与孙女”的模式,只是稍作变异:或变异为父与女,如《小月前本》中的王和尚与王小月;《九叶树》中的罗子与兰兰;《火纸》中的麻子与丑丑;《西北口》中的毛老海与安安。或变异为叔叔与侄女:如《浮躁》中的韩文举与小水。或干脆“原式”照搬:如《遗石》的邱老康与匡子……

  选择这样简单的人物结构,一是叙述便捷,线条简明,情节紧凑,不枝不蔓,适宜于一部中篇小说的框架。二是有利于张扬作家的抒情风格。祖父、孙女、黄狗相偎在白塔下,古渡头,斜月中,画面悠远而苍凉。一个是枯叶待零,一个是新芽勃发;一个是夕阳残照,一个是青霞初露。未知的风雨在不远处蓄势而来,这人生的风景美丽而凄清。在这人生风景背后是远离尘嚣的边地山水,是千年不变代代相沿的民俗风情,是沈从文歌咏不尽的乡土情怀。贾平凹显然被沈氏抒情风格所迷,在他设计的“父与女”故事里,在那些人生缺口处,连篇累牍地演绎故土商州的山地风情,一再张扬几近原始的古朴之美,以与《边城》相似的旋律,谱写一曲曲乡土抒情歌谣。三是这鳏老孤雏的脆弱生命极易唤起读者的悲悯情怀。同情弱者是人类的天性,他们的悲剧命运自然会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

贾平凹早期小说中的“《边城》图式”

  不同之处在于,贾氏小说中的“父亲”年龄一般在四十到五十之间,正值盛年,性格刚强而倔犟,没有《边城》中老船夫几近生命尽头的孤寂与空落,同时也缺少老船夫那份宽容与慈和。“女儿”则多在十八九岁,人生态度、情感选择、命运把握皆比十三岁的翠翠成熟得多。“父亲”多是旧伦理道德的持守者,尤其在女儿恋爱婚姻之事上,保守顽固得不可理喻。“女儿”则多是变革时代催生的一代新人,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于是禁锢与反禁锢往往构成小说情节的重要线索。而《边城》则不同,祖父与孙女一直是呵护与被呵护的关系,两个脆弱的生命互相搀扶,相濡以沫,共同抵御人生风雨,共同面对命运赋予的那份苦难。所以,两者的故事虽然都以悲剧告终,但贾氏小说的悲剧成因是人为的对立与冲突;而《边城》的悲剧则多是来自于人力无法左右的天意,一如古希腊的悲剧。因而更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也更能够在读者心头激起无言的悲悯与哀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apingao/2481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