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贾平凹早期小说中的“《边城》图式”(2)

贾平凹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女二男”的爱情模式

  这是一个熟得不能再熟的爱情模式,一个古老而常新的情节套路。但像沈从文的《边城》这样演绎得如此美丽而忧伤、纯净而古朴,则历来少见。这是一段爱怨纠缠的婚姻,天保和傩送两兄弟同时爱上了翠翠,哥哥性随父亲豪放豁达,弟弟气近母亲秀拔出群。然而,翠翠偏偏先遇见了弟弟且将其深烙心头。哥哥在所爱无望后负气出走,不幸落水遇难。弟弟心怀悲痛与负疚随后也驾舟远行。故事的结尾是翠翠在希望与绝望中等待:“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一女二男”模式被贾平凹一再复制,演绎出多个悲欢离合的故事:如《小月前本》中的王小月与才才、门门;《九叶树》中的兰兰与石根、何文清;《遗石》中的匡子与程顺、九强;《西北口》中的安安与小四、冉宗先;《黑氏》中的黑氏与木渎、来顺;《商州》中的珍子与刘成、秃子;《浮躁》中的小水与金狗、福运……同《边城》一样,这一模式在小说中都是作为主体叙事而存在,并且无一不是以悲剧告终。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两者显示出较大的差异。《边城》中的爱情悲剧是在自然态势下完成的,每个人物都是美与善的化身,每个人物心中深藏的那份情爱都源于生命的本真状态,且每个人物都矢志不移地持守着这份忠贞,是命运在有意无意间将他们摆错了位置。在一连串偶然与必然中让他们领受生与死、爱与恨、失落与迷惘、期待与逃避……种种苦难煎熬。而贾氏小说中的爱情悲剧则多是起因于女主人公的“见异思迁”。贾平凹惯常的做法是将两个男人设计成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传统或保守型:如才才(《小月前本》),石根(《九叶树》),九强(《遗石》),小四(《西北口》),秃子(《商州》)等,他们生活在闭塞的山村,以土地为活命之本,持守着父辈的生存方式与价值观念,勤劳节俭,安分守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贪得,不图利,凭力气吃饭,靠稼穑为生;另一类则是现代或变革型:如门门(《小月前本》),何文清(《九叶树》),冉宗先(《西北口》),刘成(《商州》)等,他们在这变革时代一改父辈的生存方式,或走出大山弃农经商,或由城镇进入深山腹地取巧敛财。无不精明活络,心思灵动,眼观六路,伶牙俐齿。路走得多,钱来得快。当这两种类型的男孩先后来到小月、匡子、兰兰、珍子等面前时,多是她们挡不住的“诱惑”。尽管她们也曾认同过老实本分的山里娃,也曾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作异词,但最终还是身不由己地见异思迁,历经情感的九曲回肠与痛苦折磨,把自己送上了悲剧之路。

  两位作家不同的演绎方式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边城》中的爱情单纯自然,优美健康,真纯而神圣,是人类爱的范本和理想情怀;而贾氏的情爱阐释则世俗、缠绵、浑茫而沉重,然而更加贴近现实。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物化时代,爱情也必然被打上多重烙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apingao/2481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