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梁实秋文艺观及翻译活动(10)

梁实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梁实秋认为,情诗的泛滥是理性的沦丧,是感情的无节制的肆意宣泄。《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这一翻译就是针对这一不正常的倾向而在某种程度进行的抵制和纠正。

  这一著作翻译于一九二八年,初次在《新月》上刊登。在《新月》上多次打出这样的广告(该广告在《新月》里不少十次):

  这是八百年的一段风流案,一个尼姑与一个和尚所写的一束情书。古今中外的情书,没有一部比这个更沉恸、哀艳、高尚。这里面的美丽玄妙的词句,竟成为后世情人们书信中的滥调,其影响之大可知。最可贵的是,这部情书里绝无半点轻薄,译者认为这是一部(超凡入圣)的杰作。(见《新月》第一卷第七号第10页)

  这部情书与当时中国流行的情书是完全不同的,是(沉恸、哀艳、高尚)的,没有(半点轻薄),堪称是一部(超凡入圣)的作品。这部译作初次发表于一八二八年十月十日的《新月》第一卷第八号。梁实秋在写于一九二八年八月的《译后序》里说:

  (情书)是一个很诱人的题目,那一个青年男女看见(情书)能不兴奋?我不是要在青年的欲焰上再浇油,我觉得煽惑感情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把情感注入正轨里,不使其旁出斜逸,这才是正当的工作。诱发情欲的书多得很,当今不少一束一束的情书发表。但是这一部古人的情书,则异于是,里面情致虽然缠绵,文辞却极雅驯,并且用意不在勾引挑动,而在情感的集中,纯洁而沉痛,由肉的爱进而为灵的爱,真可谓超凡入圣,境界高超极了。

  梁实秋在这里再次点明了这部情书与当时所流行的(一束一束的情书)的不同之处,这部情书(纯洁而沉痛,由肉的爱进而为灵的爱,真可谓超凡入圣,境界高超极了。)梁实秋在写于一九八六年的《人生就是一个长久诱惑──关于阿伯拉与哀绿绮思》里点明了他翻译的动机,(广告中引用(一束情书)四个字是有意的,因为当时坊间正有一本名为情书一束者相当畅销,很多人都觉得过于轻薄庸俗,所以我译的这部情书正好成一鲜明的对比。)看来,他翻译该部作品是针对当时的一本畅销的(情书一束)而来的。(情书一束)是何人所写呢?梁实秋在他的《文人无行》一文里已经指出该书作者是章衣萍。章衣萍的作品多有缠绵悱恻的感情纠葛以及大胆的形形色色的爱情描写。梁实秋在《文人无行》里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angshiqiu/34040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