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鲁迅《药》说课稿(4)

鲁迅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教学导入。用一副对联导入《药》:

  一个馒头,串起华夏两家辛酸故事;

  两出悲剧,引出中华百年求索历程。

  这是一个怎样的馒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药》。

  用一副对联导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介绍时代背景:

  简要介绍写作背景及课题的含义。鲁迅的小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要想把握其小说的主题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写作背景的介绍以及解释课题的含义,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及作者的情感。通过介绍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的“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引起学生去探寻本课中的“病苦”的好奇心,并让学生联想“秋瑾”与“夏瑜”这两个名字之间的关系,引起学生探究作者写作目的的兴趣。

  四、自习课文,整体把握全文

  1、解决生字词;

  此环节既检查学生的预习,又是疏通课文的必要步骤。

  2、梳理情节,把握结构

  复述:指名学生口头叙述华、夏两家悲剧故事的梗概。要求主要情节不遗漏,时、地、人、事交待清楚,并说清两家之间关系。(口述时间不超过3分钟)

  此环节旨在检查学生对小说六要素的把握、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了解结构特点是理解人物和概括主题的基础。

  《药》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根据该篇的特点采用以下方法:分清场面,理清故事情节;理出情节线索,了解小说整体结构 。

  3、分场面,理情节。

  因为情节是由不同的场面组成的。随着场面的转换,情节才能随之展开。

  学生小组讨论五个场面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从而理清小说的情节,并给每一个情节各拟一个小标题。

  此环节旨在检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对课文情节的把握。用图示法帮助学生很好的给每一个情节命名。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uxun/7367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