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张爱玲热(3)

张爱玲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当人们在研究中漠视甚至无视张爱玲所处的时代与地点,而只论及她的作品时,让我们来听一听那段历史的见证人之一柯灵对于张爱玲的定位,“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只要不反对他们,有点文学艺术粉饰太平,求之不得,给他们什么,当然是毫不计较的。天高皇帝远,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抗战胜利以后,兵荒马乱,剑拔弩张,文学本身已经成为可有可无。更没有曹七巧、流苏一流人物的立足之地了。张爱玲的文学生涯,辉煌鼎盛的时期也只有两个(1943—1945)。是命中注定:千载一时,‘过了这村,没有那店’。幸与不幸,难说得很。”(柯灵:《遥寄张爱玲》)这段话道出张爱玲“横空出世”的时代背景和文学环境,也道出了在当时张爱玲文学天空的狭小,也就是“可有可无”。鸳蝴派作家陈蝶衣的话说得虽刻薄,但却更准确,就是“国难当头时的卿卿我我一族”。

  摆脱了历史的拘束与限制,张爱玲的作品以其对于人性的深入开掘以及对于男女情爱的透彻洞察赢得了时下读者、特别是中青年读者的青睐,甚至成为“‘小资”们的必读书。从读者心理而言,在当今消费文化时代,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一种消费行为,是消遣、消闲、愉悦,而张爱玲作品的“软性”特征正好迎合了读者的心理需要。换言之,张爱玲的作品跨越时空,正好与现在的消费时消对接,满足了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从读者接受的范围来看,现在的“张迷”比昔日张爱玲在上海滩所拥有的读者要多得多,已经从一隅辐射到全中国甚至世界各地。  然而,文学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理应有其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且要尽可能地排除个人的主观好恶。对于当下的“张爱玲热’”,我们似乎就应在“热’”中保持几分冷静,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给张爱玲在文学史上以客观公允的地位与评价。如果在四十年代文学中凸显张爱玲,会令人小视作家在当时的历史担当,毕竟我们有那么多的作家用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创作甚至自己的生命参与了当时时代的创造,抒发出了民族的豪情,而不是卑微地活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zhangailing/36048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