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重阳节的作文

重阳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精选】重阳节的作文6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的作文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一大早我就想着该为爷爷作点什么呢?

  一大早,我跑到爷爷的房间看到那胖胖的身体,心想:怎样为爷爷做一件事情呢?我问爷爷:“今天是农历初九重阳节。你说,今天我应该为你做一件什么事呢!”爷爷说:“不用你为我做任何事。只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听了之后,我认真的对爷爷说:“我保证完成任务。”爷爷听了脸上出现了微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传统的节日。我们应该爱老敬老。

重阳节的作文 篇2

  今天是星期六,又是重阳节,也叫“敬老节”。

  下午,奶奶在给我洗衣服,我在家里写作业,今天有一篇作文叫做《重阳节的礼物》。我边做作业边想:我今天给奶奶买什么礼物呢?给她买双鞋吧,每天看着她踩着三轮车接送我上学,她太辛苦了,但要买什么鞋呢?我犯难了。要不给她买双手套?不行,我不知道手套在哪里买,奶奶也不放心让我出去呀!我怎么想也想不出办法来。我继续写作业。

  作业做好了,我发现奶奶一个人孤单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连忙给奶奶倒来一杯水,递到奶奶的手里,说:“奶奶,喝杯水吧。”奶奶接过水,继续看她的电视。我转身又拿出来一个苹果,把苹果皮削掉之后,递给了奶奶,说:“奶奶,您吃个苹果吧!”奶奶推迟说:“我不吃,你吃吧。”“您就吃一个吧!”奶奶看看我是真心的,于是,脸上露出了笑容,向我微笑。她边吃边夸我:“你真是个好孩子。”听了奶奶的夸奖,我心里很高兴。随后,我又切了一个苹果给了自己,坐在奶奶身边,陪着她一起看电视。奶奶看的电视剧叫《解放海南岛》,讲的是打仗的事情。奶奶边看电视边给我讲故事,我也听得津津有味。电视剧终于演完了,可奶奶的兴致依然不减,还给我讲了许多故事。我心里想:是不是奶奶太孤单了,好不容易有我陪着她,所以她就滔滔不绝地给我讲故事呢?于是,我暗暗地打算,从今天起,每个周末都要陪着奶奶看电视剧。

  今天,我陪着奶奶看电视,她很开心。在这个重阳节里,我知道了不但要尊敬老人,也要孝敬老人,让奶奶度过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

重阳节的作文 篇3

  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更代表着我们应该敬老爱老尊老。为同学们准备了家乡的重阳节作文500字:家乡的重阳节,希望能够让小朋友们对尊敬老人有更深刻的认识。

  九月初九两阳相会,俗称“重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这个节日,都会让我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

  我最喜欢在家乡过重阳节了。重阳节前一天,孩子们都会闹着父母亲或奶奶做桐叶粑吃。从山上摘来新鲜的梧桐树叶,洗净备用,把花生米、腊肉、香肠等各种配料炒得香喷喷的,捣碎后和上一点野菜、红糖,裹上面粉,捏成糍粑形状,放入桐叶中包好,捆实,或蒸或煮,即可使用,滋味甜糯绵软,香气扑鼻,叫人难忘。

  过去我的家乡很穷,桐叶粑要在过节过年时才能吃上一回两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如果哪个小孩运气好吃到了包肉的桐叶粑,别的小孩准得羡慕死。记得有一次过重阳节,奶奶用野菜活着一点面粉做了些桐叶粑,特意把其中唯一一个裹有鸡蛋的桐叶粑留给了我。我捧在手中,尽管心里馋得要命,却舍不得一口吃完,生怕这次吃完了,下次就没有了,想留着慢慢品尝。谁知就在这时,家里的狗窜出来一口就把桐叶粑叼了去。我又气又急,追着狗打,奶奶看见了,也一边骂狗一边想把桐叶粑抢回来。可人哪有狗快,一会儿狗就叼着桐叶粑无影无踪了。我伤心地大哭起来。奶奶安慰我说再给我包一个有鸡蛋的桐叶粑,可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也没能再找出一个鸡蛋来。那一年的重阳节,我眼泪汪汪地坐在桌边,和大人们一起吃着粗糙而难以下咽的野菜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可现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几年,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电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昼;修路了,家乡不再贫穷闭塞。为通电通路这事,乡亲们可乐坏了!专门在宽敞的柏油马路上敲锣打鼓地庆贺了一天。现在过重阳节,桌上不但有鸡鸭鱼肉,连“百事可乐”等时髦的饮料也上了桌。桐叶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现在的桐叶粑不再只有难嚼的野菜,而是各种里馅,各种样子应有尽有,味道好的不得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为了读书求学,我已离开家乡来到了吉首。可每当我吟到王维写的这首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乡的重阳节,想到重阳节那令人回味的桐叶粑。

重阳节的作文 篇4

  我的乡愁,就是童年的快乐。一个澧水边的小村庄,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叫胜利。在这里,我们捉河蟹用鞋子装。在这里,我们骑在牛身上放牛。在这里,我们摔四角能装满一书包。在这里,我们分波打架从村西打到村东。在这里,我们玩过家家用树叶当碗用草当菜。在这里,整个村子就是我们的儿童乐园,花草树木就是我们的游乐设施。

  我的乡愁,就是我的中学。一个小镇上的学校,有着一个动听的名字叫洞庭。在这里,我们知道牛顿定律是因为一个苹果掉下来了。在这里,我们不懂爱情却天天谈论谁和谁又好上了。在这里,我们的发型都是一个样子左边头发要遮住眼睛的“三七开”。在这里,我们住在学校睡在湿冷的被子里一样能谈笑风声。在这里,学校比家呆的时间长,家里的伙食比学校要好的多。

  我的乡愁,就是我的高中,一个小城里的学校,有着一个令人羡慕的名字叫一中。在这里,我们最美的时光是打篮球,那时的乔丹是我们心中的神。在这里,我们课桌上的资料能把身体淹没,那时的我们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在这里,我们下了晚自习骑着自行车飞奔在无人的街上,也许是要释放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在这里,我们看到喜欢的'姑娘睡不着吃不香,着了迷还不敢把手牵。在这里,有的同学还在教室挑灯夜战,有的同学却在网吧酣畅淋漓。

  我的乡愁,就是我的父母。日渐苍老的脸庞和早已泛白的头发,证实着时间去了哪儿。每次离开家门的哪一刻,都不敢回头和他们挥挥手,害怕我湿润的眼眶会被泪水侵占,不舍的眼光会触动我灵魂深处的软肋。子欲养而亲不待,才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诗人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说乡愁是一个小小的风筝,我飘在这头,母亲牵着那头。

  愿天下父母幸福健康,重阳节快乐!

重阳节的作文 篇5

  随着候鸟的远走高飞,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金菊争艳,秋高气爽,金秋时节让人心旷神怡。此时,九九重阳节带着所有人对老人的尊敬与爱戴,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各个地方开展老人们最喜爱的节目,如:扭秧歌啦、播放古典音乐啦、登高远眺啦……爷爷奶奶们唱歌、跳舞,庆祝自己的节日,九九重阳正赶“九”,家家户户乐开怀。

  我们是初生的太阳,老人更是一轮永远不落西山的太阳!丹凤迎秋,秋兰飘香,采一朵菊花插在奶奶头上,送一包烟放在爷爷手上。中秋过后又重阳,它代表着永不落的太阳,无疑是最美的。只要在这一天,你做到了,此后,不管多么久,你还会记得重阳,还会想起你的爷爷奶奶。只要真情永久天涯也只不过咫尺比邻。重阳节,我也为爷爷奶奶献出了自己的一份敬老情……

  预料之外,我原本精心筹备的“惊喜”又泡汤了——礼物太贵了。我十分失落,心里默默想着:怎么办,爷爷奶奶会不高兴的呀!一抬头就看见了家门。爷爷为我开了门。我不敢直视爷爷的眼睛,胆怯地回到了房间。“没办法了,只能说句祝福语了!”我想着。我迈着颤抖的步子,走到爷爷奶奶跟前,鼓起勇气,说出了那句话:“奶,奶奶……”不知怎么的,我突然有些口吃。“怎么了孩子?”奶奶问道。“今,今天是重阳节,祝,祝你们节日快乐!”,我终于说出了那句话。“哟,我们的宝贝孙子长大了!”爷爷激动地说。他们一把抱住我,呵呵地笑着。我也乐了,之前的失落一扫而光,顿时来了劲儿:“爷爷奶奶,我今天下午带你们去登山吧”“好!好!好呀!”爷爷奶奶异口同声地回答。

  下午,我搀扶着爷爷奶奶,来登山。虽然他们有一把年纪了,但身体硬朗,比我跑得还快!

  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秋风送爽,吹得我们头发都飞起来了。回头一看,爷爷奶奶望着茫茫苍穹笑了,笑得如此甜蜜,仿佛年轻了十岁。

  重阳节,秋风送来的节日,她带来的不仅是节日,还有浓浓的敬老情。当我们的长辈们正沐浴在这天地之中时,重阳节已经悄然而去。但它并不会带走爷爷奶奶的欢乐,更不会带走我们的敬老情,它就像太阳一样无法缺少。让我们一起,把重阳节永远刻在我们心中,永远弘扬,永远传承!

重阳节的作文 篇6

  重阳节那天,我让奶奶坐在椅子上,听我讲故事。我开绘声绘色的讲起了《邯郸学步》的故事。但是总觉得听着干巴巴的,少了一番风趣。我脑子一转,想想这故事上没有具体讲述那个燕国人学步的样子,可以自己开动想象力想象嘛!于是我讲到燕国人学小孩走路时,就走得摇摇晃晃吊儿郎当的,那些才几岁的小孩才刚学会走路,走得歪歪扭扭很正常呵。奶奶看了捧腹大笑,我来了兴致,讲到燕国人学老人走路时,就驮着背,弯着腰,作出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奶奶看了哈哈哈笑个不停。学到妇女时,我双手叉腰,把屁股翘得老高老高,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奶奶笑到快要岔气了。等到主人公不会走路了,我就像八爪鱼一样摊在地上“蠕动”着爬回了房间。只听得后边回荡着奶奶的笑声……

  这个重阳节虽然我没有送给奶奶贵重的礼物,但是,只要听到她的笑声,我就知道她已经非常非常满足了。

【【精选】重阳节的作文6篇】相关文章:

1.重阳节的作文(精选12篇)

2.重阳节的作文(精选6篇)

3.精选重阳佳节的作文

4.重阳节的作文(精选16篇)

5.重阳节的作文(精选8篇)

6.重阳节的作文(精选15篇)

7.关于重阳节的节日精选作文

8.【精选】重阳节的作文500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zhongyangjie/399276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